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一) 低生育水平 | 第8页 |
(二) 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反馈 | 第8-10页 |
(三) 安徽省生育意愿现状 | 第10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第17-25页 |
一、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一) 概念界定和操作化定义 | 第17-18页 |
(二) 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三)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二、 数据来源 | 第20-25页 |
(一) 合肥市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二) 问卷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合肥市已婚育龄人群生育观念分析 | 第25-34页 |
一、 生育观念的测量指标 | 第25-27页 |
二、 生育观念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一) 子女的精神效用是生育的主要目的 | 第27-28页 |
(二) 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影响力大于经济成本 | 第28-30页 |
(三) 性别差异明显,女孩偏好有所增强 | 第30-31页 |
(四) 从众心理和传统观念在弱化 | 第31-32页 |
三、 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一) 文化因素 | 第32页 |
(二) 经济因素 | 第32-33页 |
(三) 个人因素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合肥市已婚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分析 | 第34-47页 |
一、 生育意愿的维度分析 | 第34-39页 |
(一) 理想婚育年龄 | 第34-35页 |
(二) 理想子女数 | 第35-38页 |
(三) 理想子女性别 | 第38-39页 |
二、 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5页 |
(一) 二孩生育意愿的现状分析 | 第39-42页 |
(二) 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三、 二孩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改革的启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合肥市已婚育龄人群生育计划分析 | 第47-56页 |
一、 生育计划的现状分析 | 第47-53页 |
(一) 已婚未育者二孩生育计划较高,但生育时间不确定 | 第47-49页 |
(二) 已婚已育一孩者年龄较低和已有男孩的有二孩计划 | 第49-52页 |
(三) 生育间隔缩短是实现生育计划的推动力 | 第52-53页 |
二、 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的差异分析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 第56-60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二、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7-58页 |
三、 对策建议 | 第58-60页 |
(一) 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支持体系,统筹解决家庭普惠政策 | 第58-59页 |
(二) 加强新出生人口监测,规避生育政策的衍生风险 | 第59页 |
(三)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提前做好公共资源的配置 | 第59页 |
(四) 让生育政策回归家庭,提高家庭的社会化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问卷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申请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