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问题研究--以天津市河西区为例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12-13页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1.3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1.3.1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1.3.2 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1.4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1.4.1 老旧住宅小区停车现状 | 第15-16页 |
1.4.2 物业发展形势 | 第16-17页 |
1.4.3 制约物业发展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4 老旧住宅小区实施准物业管理的困难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天津市河西区老旧住宅小区现状 | 第21-25页 |
2.1 河西区老旧住宅小区现状 | 第21-22页 |
2.2 河西区老旧住宅小区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2.2.1 停车挤占居民活动场地 | 第22页 |
2.2.2 小区绿化遭到破坏 | 第22-23页 |
2.2.3 社会矛盾时有发生 | 第23页 |
2.2.4 小区防灾救护能力无法保障 | 第23页 |
2.3 实施提升改造必要性分析 | 第23-25页 |
2.3.1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 第23页 |
2.3.2 提升城区整体形象的需要 | 第23-24页 |
2.3.3 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第3章 天津市河西区X小区提升改造实践 | 第25-36页 |
3.1 X小区提升改造过程 | 第25-28页 |
3.1.1 提升改造背景 | 第25页 |
3.1.2 明确任务目标 | 第25-26页 |
3.1.3 居民意见征询 | 第26页 |
3.1.4 停车位设计 | 第26-27页 |
3.1.5 公众参与环境整治 | 第27页 |
3.1.6 实施提升改造 | 第27-28页 |
3.2 实施准物业管理 | 第28-33页 |
3.2.1 探索停车管理模式 | 第28-30页 |
3.2.2 建立停车管理制度 | 第30-32页 |
3.2.3 巩固长效管理 | 第32-33页 |
3.2.4 面向全区推广 | 第33页 |
3.3 提升改造的经验与不足 | 第33-36页 |
第4章 其他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经验借鉴 | 第36-41页 |
4.1 北京市朝阳区的做法 | 第36-37页 |
4.2 上海市徐汇区的做法 | 第37-38页 |
4.3 杭州市的做法 | 第38-39页 |
4.4 南京市的做法 | 第39-41页 |
第5章 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及后期管理的问题分析 | 第41-47页 |
5.1 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存在问题 | 第41-45页 |
5.1.1 小区停车困难 | 第41-42页 |
5.1.2 物业收费矛盾较大 | 第42-43页 |
5.1.3 对物业企业的引导支持力度不够 | 第43-44页 |
5.1.4 缺乏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5.2 在老旧住宅小区引入物业管理的效益分析 | 第45-47页 |
5.2.1 社会效益 | 第45-46页 |
5.2.2 环境效益 | 第46页 |
5.2.3 经济效益 | 第46页 |
5.2.4 人文效益 | 第46-47页 |
第6章 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的对策建议 | 第47-57页 |
6.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第47-52页 |
6.1.1 坚持规划先行 | 第47页 |
6.1.2 实施提升改造 | 第47-49页 |
6.1.3 做好物业衔接 | 第49页 |
6.1.4 完善停车管理 | 第49-50页 |
6.1.5 引导支持物业企业开展管理服务 | 第50-52页 |
6.2 物业公司层面的建议 | 第52-54页 |
6.2.1 提高业务能力,加强管理服务 | 第52-53页 |
6.2.2 密切沟通交流,为民排忧解难 | 第53页 |
6.2.3 做好公开公示,接受居民监督 | 第53页 |
6.2.4 坚持开源节流,提升管理效益 | 第53-54页 |
6.3 居民业主层面的建议 | 第54-57页 |
6.3.1 完善自治组织 | 第54-55页 |
6.3.2 转变传统观念 | 第55页 |
6.3.3 强化参与意识 | 第55页 |
6.3.4 密切联系沟通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