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某几县农村金融发展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第12页
       ·中国政府重视虚拟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健康发展第12-15页
     ·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17页
     ·理论意义第15-16页
     ·现实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2页
     ·关于虚拟经济概念的研究第17-18页
     ·关于虚拟经济特点的研究第18-20页
     ·关于虚拟经济现状的研究第20页
     ·关于农村虚拟经济问题的研究第20-21页
     ·关于发展农村虚拟经济的对策研究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页
   ·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2-24页
     ·文章的创新点第22-23页
     ·文章的不足之处第23-24页
2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第24-29页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第24-25页
     ·信用理论第24-25页
     ·虚拟资本理论第25页
   ·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第25-27页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第25-26页
     ·金融创新理论第26-27页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第27-29页
     ·虚拟资本第27页
     ·虚拟经济第27-29页
3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现状调查分析第29-38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第29-31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机构网点数量状况第29-30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机构涉农贷款资金状况第30-31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机构资金安全状况第31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竞争状况第31-33页
     ·重庆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主体状况第32页
     ·重庆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监管状况第32-33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从业人员状况第33-34页
     ·从业人员地区分布状况第33页
     ·从业人员受教育状况第33-34页
   ·重庆农民的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状况第34-36页
     ·希望金融机构多下乡,开展多种金融服务活动第35页
     ·希望金融机构增加信贷的投入,满足不断增长的重庆农村信贷市 场需求第35-36页
     ·强烈要求成立农村投资理财中心,积极寻求投资理财知识学习第36页
   ·重庆政府在农村虚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情况第36-38页
     ·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制度第36页
     ·协助破解重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第36-37页
     ·重视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力度第37-38页
4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现存问题第38-47页
   ·重庆农村金融机构问题第38-41页
     ·重庆农村各金融机构的共性问题第38-39页
     ·重庆市农村金融机构的特性问题第39-41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竞争问题第41-43页
     ·缺乏竞争主体第41-42页
     ·缺乏竞争监管意识第42-43页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金融创新问题第43-45页
     ·金融工具创新问题第43-44页
     ·金融业务创新问题第44页
     ·金融市场创新问题第44-45页
     ·金融制度创新问题第45页
   ·政府支持问题第45-47页
     ·法律供给不足第45-46页
     ·金融风险重视程度不足第46页
     ·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不够第46-47页
5 重庆农村虚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第47-55页
   ·加快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夯实重庆农村虚拟经济的发 展基础第47-48页
     ·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减轻农村就业压力第47-48页
     ·尽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第48页
     ·积极调整城乡收入分配,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第48页
   ·加快重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增强农村虚拟经济自身实力第48-52页
     ·积极推进重庆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和完善第48-49页
     ·促进重庆农村金融系统竞争主体多元化第49-50页
     ·强化重庆农村金融竞争监管力度第50-51页
     ·大力推进重庆农村金融创新进程,做到金融服务的供求平衡第51-52页
   ·加大重庆政府对农村虚拟经济的支持力度,形成积极的政策和行为导向第52-55页
     ·完善法制的建设,加大对虚拟经济发展的保护力度第52页
     ·加强对重庆农村虚拟经济的风险认识和管理力度第52-53页
     ·加大对虚拟经济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研究
下一篇:农村消费品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