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轴辐式理论的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优化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2 区域物流网络优化基础理论综述 | 第19-33页 |
2.1 复杂网络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2.1.1 图论的基本思想 | 第19页 |
2.1.2 复杂网络的定义及分类 | 第19-21页 |
2.1.3 复杂网络的特性 | 第21页 |
2.1.4 复杂网络结构特征测度指标 | 第21-22页 |
2.2 轴辐式物流网络基础理论 | 第22-27页 |
2.2.1 轴辐式物流网络的定义与结构特点 | 第22-23页 |
2.2.2 轴辐式物流网络的分类 | 第23-25页 |
2.2.3 轴辐式物流网络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2.2.4 轴辐式物流网络的形成机理 | 第26-27页 |
2.3 枢纽选址基础理论 | 第27-32页 |
2.3.1 枢纽选址问题分类 | 第27-28页 |
2.3.2 枢纽选址一般方法 | 第28-29页 |
2.3.3 枢纽选址问题基础模型 | 第29-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分析与优化方法设计 | 第33-45页 |
3.1 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现状描述 | 第33-36页 |
3.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33-35页 |
3.1.2 区域物流网络现状描述 | 第35-36页 |
3.2 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特征与问题分析 | 第36-40页 |
3.2.1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第36-40页 |
3.2.2 区域物流网络问题分析 | 第40页 |
3.3 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优化方法设计 | 第40-43页 |
3.3.1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确定 | 第40-41页 |
3.3.2 区域物流网络运输模式 | 第41-42页 |
3.3.3 区域物流网络优化流程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区域物流节点综合评价模型及备选枢纽节点选取 | 第45-55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5页 |
4.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47页 |
4.3 因子分析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4.3.1 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第47-48页 |
4.3.2 公共因子的确定 | 第48页 |
4.3.3 因子变量的解释命名 | 第48-49页 |
4.3.4 因子得分的计算 | 第49页 |
4.3.5 物流节点评价函数 | 第49页 |
4.4 京津冀区域物流节点综合评价 | 第49-54页 |
4.4.1 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第50页 |
4.4.2 因子变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4.4.3 公共因子解释命名 | 第51-52页 |
4.4.4 物流节点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4.4.5 备选枢纽节点选取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 第55-79页 |
5.1 区域物流网络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8页 |
5.1.1 规模效应因素 | 第55-56页 |
5.1.2 网络成本因素 | 第56-57页 |
5.1.3 物流服务时间因素 | 第57-58页 |
5.2 模型的构建 | 第58-61页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58页 |
5.2.2 模型的参数设置 | 第58-60页 |
5.2.3 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5.3 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第61-66页 |
5.3.1 遗传算法求解流程 | 第61-62页 |
5.3.2 遗传算法求解设计 | 第62-66页 |
5.4 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优化实例研究 | 第66-76页 |
5.4.1 基础数据准备 | 第66-68页 |
5.4.2 优化模型求解结果 | 第68-70页 |
5.4.3 优化方案分析 | 第70-75页 |
5.4.4 灵敏度分析 | 第75-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A | 第85-87页 |
附录B | 第87-89页 |
附录C | 第89-91页 |
附录D | 第91-9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