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2.1 深海环境中金属腐蚀行为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2.1.1 深海环境特点 | 第13-14页 |
2.1.2 实海腐蚀数据 | 第14-15页 |
2.1.3 静水压力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15-16页 |
2.2 深海环境应力腐蚀行为研究概述 | 第16-25页 |
2.2.1 深海环境应力腐蚀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2 应力腐类型 | 第18页 |
2.2.3 应力腐蚀表征参数 | 第18-19页 |
2.2.4 阳极溶解应力腐蚀机理 | 第19-22页 |
2.2.5 海洋环境中氢的进入及氢至损伤机理 | 第22-25页 |
2.3 点蚀对应力腐蚀SCC的影响 | 第25-30页 |
2.3.1 点蚀诱发应力腐蚀SCC开裂 | 第25-26页 |
2.3.2 钢中点蚀萌生和扩展研究 | 第26-30页 |
2.4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30-31页 |
3 静水压力对X70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35页 |
3.2.1 实验材料和试样准备 | 第32-33页 |
3.2.2 不同静水压力下的恒载荷测试 | 第33-34页 |
3.2.3 电化学和氢浓度测试 | 第34-35页 |
3.2.4 断口形貌及点蚀形貌观察 | 第3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5-43页 |
3.3.1 门槛应力测试结果 | 第35-38页 |
3.3.2 恒载荷试样表面形貌观察 | 第38-41页 |
3.3.3 电化学测试结果 | 第41-43页 |
3.3.4 氢含量测试结果 | 第43页 |
3.4 分析讨论 | 第43-46页 |
3.4.1 应力腐蚀敏感性和点蚀的关系 | 第43-45页 |
3.4.2 高静水压力下X70管线钢应力腐蚀机制 | 第45-46页 |
3.5 小结 | 第46-47页 |
4 静水压力对X70管线钢腐蚀动力学规律影响 | 第47-63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4.2.1 实验材料和试样准备 | 第47-48页 |
4.2.2 腐蚀测试 | 第48页 |
4.2.3 不同静水压力下的电化学测试 | 第48-49页 |
4.2.4 腐蚀萌生测试 | 第49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9-55页 |
4.3.1 腐蚀测试结果 | 第49-52页 |
4.3.2 原位交流阻抗测试结果 | 第52-55页 |
4.4 分析讨论 | 第55-62页 |
4.4.1 腐蚀过程分析 | 第55-57页 |
4.4.2 原位交流阻抗(EIS)分析 | 第57-59页 |
4.4.3 腐蚀产物膜分析 | 第59-62页 |
4.5 小结 | 第62-63页 |
5 静水压力对X70管线钢亚稳态点蚀萌生和扩展的影响 | 第63-76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3-64页 |
5.2.1 不同静水压力下的电化学测试 | 第63-64页 |
5.2.2 腐蚀测试 | 第64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4-73页 |
5.3.1 亚稳态点蚀分析 | 第64-65页 |
5.3.2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65-66页 |
5.3.3 恒电位极化曲线 | 第66-71页 |
5.3.4 腐蚀测试结果 | 第71-73页 |
5.4 分析和讨论 | 第73-75页 |
5.4.1 静水压力对亚稳态点蚀萌生的影响 | 第73页 |
5.4.2 静水压力对亚稳态点蚀生长的影响 | 第73-75页 |
5.5 小结 | 第75-76页 |
6 X70钢三种夹杂物诱发点蚀萌生机制 | 第76-90页 |
6.1 引言 | 第76页 |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6-77页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77-89页 |
6.3.1 腐蚀测试 | 第77-78页 |
6.3.2 夹杂物形貌观察 | 第78-80页 |
6.3.3 动电位极化测试 | 第80-83页 |
6.3.4 微观腐蚀形貌观察 | 第83-85页 |
6.3.5 夹杂物原子力分析 | 第85-87页 |
6.3.6 点蚀萌生机制 | 第87-89页 |
6.4 小结 | 第89-90页 |
7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5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05-10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