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中国舞蹈、舞剧论文--各种舞蹈论文--民间舞蹈、民族舞蹈论文--民族舞蹈论文

广东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编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1-15页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第11-12页
    二、概念界定第12页
    三、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背景探源第15-19页
    第一节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生存环境第15-17页
        一、自然生态环境第15-16页
        二、社会人文环境第16-17页
    第二节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历史追溯第17-18页
    第三节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传承现状第18-19页
第二章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艺术形态分析第19-25页
    第一节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形态元素解析第19-24页
        一、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表现内容第19-20页
        二、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表演程式第20页
        三、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体态动作第20-22页
        四、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道具第22-23页
        五、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服装服饰第23-24页
    第二节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伴奏音乐第24-25页
第三章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编创实践与思考第25-37页
    第一节 对广东瑶族小长鼓舞进行编创的意义第25-26页
        一、传统舞蹈文化的另一种延续方式第25-26页
        二、提高观赏性,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第26页
    第二节 笔者编创作品《咛啰哪勒》分析第26-33页
        一、作品主题的选取第26-27页
        二、舞蹈动作元素的提炼和转换第27-30页
        三、舞蹈的构图第30-31页
        四、音乐的选择第31-32页
        五、道具的运用第32-33页
    第三节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编创的启示第33-37页
        一、舞蹈动作形态的准确把握第33页
        二、民族情感的深入了解第33-34页
        三、编导编创手法的合理运用第34-35页
        四、外部形式的拓展创新第35页
        五、舞蹈编导文化素养的提高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舞蹈身体语言学视域中中国舞蹈表演对外传播解析--以美国卫斯理安学院舞蹈艺术活动为例
下一篇:湘西桑植土家族‘傩舞的舞台创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