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5页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0.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0.1.2 研究意义第12页
    0.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0.2.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0.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0.3 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0.3.1 创新之处第14页
        0.3.2 不足之处第14-15页
1 指标设计与数据收集第15-24页
    1.1 物流产业指标第15-16页
        1.1.1 物流需求指标第15页
        1.1.2 物流供给指标第15页
        1.1.3 物流总体发展指标第15-16页
    1.2 经济增长指标第16页
    1.3 数据收集第16-24页
2 模型与方法的选择第24-29页
    2.1 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第24-25页
        2.1.1 平稳性检验第24页
        2.1.2 协整性检验第24-25页
        2.1.3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25页
    2.2 Logistic函数模型第25-27页
        2.2.1 Logistic函数原理及可行性第25-26页
        2.2.2 Logistic函数的建立第26-27页
    2.3 面板数据模型第27-29页
        2.3.1 模型的类型第27页
        2.3.2 模型的设定第27-29页
3 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和经济发展现状第29-41页
    3.1 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第29-33页
        3.1.1 物流需求现状第29-31页
        3.1.2 物流供给现状第31页
        3.1.3 物流总体发展现状第31-33页
    3.2 经济发展现状第33-36页
    3.3 东北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第36-41页
        3.3.1 平稳性检验第36-37页
        3.3.2 协整性检验第37-38页
        3.3.3 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第38-41页
4 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1-47页
    4.1 东北地区Logistic函数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4.1.1 参数K的估计第41-42页
        4.1.2 建立回归模型第42-43页
    4.2 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分析第43-47页
        4.2.1 边际分析第43-44页
        4.2.2 弹性分析第44-45页
        4.2.3 拐点分析第45-47页
5 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第47-58页
    5.1 模型的设定与建立第47页
    5.2 实证结果输出第47-52页
        5.2.1 平稳检验和协整检验第47-49页
        5.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第49-52页
    5.3 区域比较分析第52-58页
        5.3.1 物流需求规模的显著差异第52-53页
        5.3.2 物流信息设施的不平衡第53-55页
        5.3.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55-56页
        5.3.4 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第56-58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8-61页
    6.1 结论第58-59页
    6.2 建议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统计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下一篇:辽宁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