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5页 |
1.1 形状记忆材料 | 第12-14页 |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分类和机理 | 第14-24页 |
1.2.1 温度响应型形状记忆聚合物 | 第17-22页 |
1.2.2 电致形状记忆聚合物 | 第22页 |
1.2.3 光致形状记忆聚合物 | 第22-23页 |
1.2.4 磁响应型形状记忆聚合物 | 第23-24页 |
1.3 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24-36页 |
1.3.1 温度刺激响应型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25-27页 |
1.3.2 光刺激响应型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27-28页 |
1.3.3 超声波响应型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28-31页 |
1.3.4 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31-35页 |
1.3.5 其它化学物质刺激响应型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35-36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第二章 利用金属离子和磷酸根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45-66页 |
2.1 前言 | 第45-4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2.2.2 异丙烯膦酸(IPPA)的性质及合成方法 | 第46-47页 |
2.2.3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的合成 | 第47页 |
2.2.4 交联P(AM- co-IPPA)水凝胶的合成 | 第47-48页 |
2.2.5 交联P(AM- co-IPPA)水凝胶结构的表征及平衡水含量(EWC)的测定 | 第48页 |
2.2.6 交联P(AM- co-IPPA)水凝胶的流变性能测试 | 第48页 |
2.2.7 磷酸根和铁离子含量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2.2.8 水凝胶体系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 | 第49页 |
2.2.9 形状记忆周期的测定 | 第4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2页 |
2.3.1 异丙烯膦酸单体的表征 | 第49-50页 |
2.3.2 水凝胶结构的表征 | 第50-51页 |
2.3.3 不同磷酸根含量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第51-55页 |
2.3.4 铁离子对水凝胶性能影响 | 第55-58页 |
2.3.5 形状记忆性能 | 第58-61页 |
2.3.6 三价铁离子Fe~(3+)引发的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机理 | 第61-62页 |
2.4 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三章 利用α-环糊精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主客体相互作用制备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66-85页 |
3.1 前言 | 第66-6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67-68页 |
3.2.2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溴代十六烷(C16DMAEMA)的合成 | 第68页 |
3.2.3 丙烯酰胺和C16DMAEMA共聚水凝胶的制备 | 第68页 |
3.2.4 丙烯酰胺和C16DMAEMA共聚水凝胶的表征 | 第68-6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8页 |
3.3.1 α-CD、C16DMAEMA、AM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69-71页 |
3.3.2 α-CD和C16DMAEMA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3.3.3 水凝胶结构的表征 | 第72-75页 |
3.3.4 形状记忆性能 | 第75-78页 |
3.4 机理分析 | 第78-80页 |
3.5 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第四章 双物理交联形成的形状记忆水凝胶 | 第85-102页 |
4.1 前言 | 第85-8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6-8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8-98页 |
4.3.1 核磁谱图分析 | 第88-89页 |
4.3.2 凝胶体系的流变性能分析 | 第89-94页 |
4.3.3 凝胶体系力学性能的分析 | 第94-96页 |
4.3.4 凝胶体系形状记忆性能的分析 | 第96-98页 |
4.4 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