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走向荒野--约翰·缪尔生态审美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缪尔生平及成就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第四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论文框架设计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约翰·缪尔生态审美思想形成的基础 | 第16-25页 |
第一节 缪尔生态审美思想形成的生活基础 | 第16-18页 |
一、童年时代的田园生活 | 第16页 |
二、大学时期的生态意识萌芽 | 第16-17页 |
三、成年后漫游荒野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缪尔生态审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8-20页 |
一、工业革命与生态危机 | 第18页 |
二、功利主义自然观盛行 | 第18-19页 |
三、西进运动对荒野的破坏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缪尔荒野价值论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20-25页 |
一、先验论哲学和先辈思想 | 第20-22页 |
二、美国生态文学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约翰·缪尔生态审美思想的内涵及践行 | 第25-39页 |
第一节 荒野之美:自然的原生态之美 | 第25-33页 |
一、造化之美 | 第25-26页 |
二、自然全美 | 第26-29页 |
三、自然美的效用 | 第29-32页 |
四、自然美的模态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自然之殇:自然生态美的戕害 | 第33-35页 |
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 第33-34页 |
二、错误观念的引导 | 第34页 |
三、经济利益的驱动 | 第34-35页 |
四、联邦政府保护不力 | 第35页 |
第三节 反哺自然:缪尔生态审美思想的践行 | 第35-39页 |
一、唤醒民众觉醒 | 第35-36页 |
二、寻求政府帮助 | 第36-37页 |
三、建立国家公园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约翰·缪尔生态审美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对生态世界观的再认识 | 第39-42页 |
一、突破西方机械论世界观,倡导整体系统的世界观 | 第39-40页 |
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提出新的生态理想 | 第42-45页 |
一、强调大自然的权利,反对对自然扭曲施虐 | 第42-43页 |
二、倡导社会责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