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论文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论文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一)医保基金的筹资 | 第9-10页 |
(二)医保基金的偿付机制 | 第10-11页 |
(三)医保基金的提供机制 | 第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付方式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的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一、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的定义 | 第15页 |
二、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的分类 | 第15-17页 |
三、不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付方式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 | 第18页 |
二、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18页 |
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 | 第18-19页 |
四、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鞍山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付方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6页 |
第一节 鞍山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付的现状 | 第20-22页 |
一、鞍山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情况简介 | 第20-21页 |
二、鞍山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调查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鞍山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一、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导致医保基金供方资金压力 | 第22-23页 |
二、单一的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方需求 | 第23页 |
三、现有支付制度对医疗行为及医疗费用产生消极影响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鞍山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一、需方发生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额度不断上涨 | 第24页 |
二、供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 第24-25页 |
三、医疗机构对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控制不到位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鞍山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的调整对策与配套措施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建立科学结算办法,推行总额预付控制下单病种付费为主多种支付体系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引入参保缴费激励机制,引导需方建立科学就医理念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及监管体系 | 第28-30页 |
一、加强政府引导,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工作 | 第28页 |
二、进一步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力度 | 第28页 |
三、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去除医疗机构逐利因素 | 第28页 |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及监管体系 | 第28-29页 |
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多渠道解决医疗保险基金不足困境 | 第29页 |
六、加大扩面力度化解老龄化风险 | 第29页 |
七、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加强医疗服务方监管,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 第30-33页 |
一、建立广泛的预防为主的医疗体系 | 第30页 |
二、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为单病种付费提供依据 | 第30-31页 |
三、多措并举,提高医疗保险资金利用率 | 第31页 |
四、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工作 | 第31页 |
五、大力发展新兴医疗产业 | 第31-32页 |
六、建立医疗机构自身医疗保险考核体系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33-3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第34-35页 |
重要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