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nux的高速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组织 | 第12-13页 |
第2章 报文捕获机制研究和分析 | 第13-25页 |
·协议栈运行机制分析 | 第13-22页 |
·内核协议栈简介 | 第14-15页 |
·内核协议栈数据包处理流程分析 | 第15-20页 |
·Libpcap 分析 | 第20-22页 |
·Linux 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通信机制分析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高性能报文捕获技术的研究和改进 | 第25-36页 |
·传统报文捕获的建模和分析 | 第25-28页 |
·模型描述 | 第25页 |
·模型分析 | 第25-28页 |
·对零拷贝报文捕获系统设计的指导 | 第28页 |
·零拷贝报文捕获平台的关键技术 | 第28-35页 |
·零拷贝技术简介 | 第28-29页 |
·报文缓冲区的设计和管理 | 第29-31页 |
·DMA 映射机制的研究 | 第31-33页 |
·内存映射的研究与设计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零拷贝报文捕获系统的实现 | 第36-50页 |
·零拷贝报文捕获系统总体构架 | 第36-37页 |
·零拷贝报文捕获平台的详细设计 | 第37-47页 |
·驱动程序模块 | 第38-42页 |
·零拷贝缓冲管理模块 | 第42-47页 |
·性能分析与测试 | 第47-49页 |
·硬件参数设置 | 第47页 |
·测试环境 | 第47页 |
·测试项目 | 第47页 |
·测试结果 | 第47-49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总结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