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民族史志论文

元明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章 元代鄂尔多斯高原的政局与民族第15-33页
    第一节 蒙古南下及夏、金灭亡第15-19页
        一、元以前鄂尔多斯高原的民族政权第15-17页
        二、蒙古族进入鄂尔多斯高原第17-19页
    第二节 蒙元时期鄂尔多斯高原西夏遗民的安置第19-22页
        一、受奴役的西夏遗民第20页
        二、迁徙外地的西夏遗民第20-21页
        三、西夏故地的西夏遗民第21-22页
    第三节 元代蒙古族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第22-25页
        一、从诸王分封判断蒙古族的分布第22-24页
        二、从牧场分布判断蒙古族分布第24-25页
        三、从归附、避灾等地判断蒙古族分布第25页
    第四节 元代汉族及回回族的迁徙第25-30页
        一、从屯田判断汉族人口的迁入第25-29页
        二、元代回回人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第29-30页
    小结第30-33页
第二章 明代前期鄂尔多斯高原的民族迁徙及分布第33-53页
    第一节 明代初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局演变第33-37页
        一、明军与元军在鄂尔多斯高原的争战第33-35页
        二、明朝对鄂尔多斯高原的经略第35-37页
    第二节 明代前期蒙古族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第37-43页
        一、蒙古族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分布第38-40页
        二、归降人口迁出地第40-42页
        三、归降蒙古族之结局第42-43页
    第三节 明代前期汉族人口向鄂尔多斯高原的迁徙第43-47页
        一、东胜地区汉族人口迁徙与分布第43-44页
        二、宁夏地区汉族人口迁徙及分布第44-45页
        三、延绥地区汉族人口的迁徙与分布第45-47页
    第四节 明代前期鄂尔多斯高原及邻区的回族分布格局第47-50页
        一、回族人口概况第47-48页
        二、以清真寺分布推断回族人口分布第48-50页
    小结第50-53页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各民族的分布与变迁第53-73页
    第一节 蒙古诸部南下鄂尔多斯高原第53-57页
        一、正统年间(1436--1449)第53-54页
        二、天顺、成化时期(1457--1487)第54-57页
        三、弘治及其以后时期(1488--1644)第57页
    第二节 蒙古族鄂尔多斯部的迁入与地理分布第57-63页
        一、鄂尔多斯部之由来第57-58页
        二、鄂尔多斯部的组成第58-60页
        三、鄂尔多斯部的迁徙及发展第60-63页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汉族人口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第63-69页
        一、延绥地区第63-66页
        二、宁夏地区第66-69页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回族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发展与分布第69-70页
        一、回民数量在宁夏南部的扩大第69-70页
        二、明末延绥地区回民的迁徙第70页
    小结第70-73页
第四章 元明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的特征及影响第73-79页
    第一节 元明时期区域民族分布的时空特征第73-75页
        一、时间特征第73-74页
        二、空间特征第74-75页
    第二节 元明时期民族地理分布的驱动因素剖析第75-77页
        一、军事行动的影响第75-76页
        二、政府政策的驱动第76页
        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76-77页
    第三节 元明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格局的历史影响第77-78页
        一、对明代以后的民族地理分布的影响第77页
        二、对生产方式及经济形态的影响第77-78页
        三、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第78页
    小结第78-79页
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鼓卫初探
下一篇:西夏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百三十八)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