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陆岛联动的响应研究

致谢第6-9页
摘要第9-14页
ABSTRACT第14-19页
软件环境第35页
缩写第35-37页
1 绪论第37-5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37-41页
        1.1.1 海岛重要性及其基本特点第37-38页
        1.1.2 海岛发展及陆岛联动新局面第38-39页
        1.1.3 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1.1.4 研究意义第4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41-47页
        1.2.1 国内外海岛开发利用研究进展第41-44页
        1.2.2 海岛城市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44-46页
        1.2.3 "海陆联动"效应研究进展第46-47页
    1.3 研究框架和组织结构第47-51页
        1.3.1 研究内容第47-48页
        1.3.2 论文组织框架第48-50页
        1.3.3 技术路线第50-51页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第51-5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51-54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52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和城市发展定位第52-54页
    2.2 数据介绍及处理第54-57页
        2.2.1 遥感影像来源第54页
        2.2.2 遥感数据预处理第54-55页
        2.2.3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第55-56页
        2.2.4 其它数据第56-57页
3 海岛围垦演变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析第57-81页
    3.1 海岛围垦区土地利用演变规律第62-66页
        3.1.1 海岛围垦面积演变规律第62-63页
        3.1.2 多目标下海岛围垦用地功能演变规律第63-66页
    3.2 海岛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66-72页
        3.2.1 海岛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第66-68页
        3.2.2 海岛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第68-71页
        3.2.3 海岛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第71-72页
    3.3 不同类型海岛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第72-76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76-81页
        3.4.1 海岛围垦用地演变对发展需求的响应第76-78页
        3.4.2 海岛土地利用方式演变规律第78-79页
        3.4.3 不同类型海岛土地利用方式演变规律第79-81页
4 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规律第81-128页
    4.1 海岛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分析第81-91页
        4.1.1 海岛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第81-84页
        4.1.2 海岛GDP的时间变化趋势第84-85页
        4.1.3 海岛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趋势第85-91页
    4.2 海岛城市扩张的社会经济响应分析第91-97页
        4.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作用第91-94页
        4.2.2 海岛城市化经济结构演变特征第94-97页
    4.3 海岛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97-103页
        4.3.1 景观指数含义与选取第98-102页
        4.3.2 海岛建设用地景观变化分析第102-103页
    4.4 海岛建设用地集聚度分析第103-111页
        4.4.1 空隙度分维数原理及计算方法第104-105页
        4.4.2 海岛建设用地聚集度分析第105-111页
    4.5 海岛城市扩张模式与发展战略协调性分析第111-124页
        4.5.1 城市扩张模型第111-112页
        4.5.2 海岛城市空间扩张分析第112-123页
        4.5.3 海岛城市发展战略协调性分析第123-124页
    4.6 小结与讨论第124-128页
        4.6.1 海岛城市化经济结构演变与差异第124-125页
        4.6.2 海岛城市化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第125-126页
        4.6.3 海岛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及合理性分析第126-128页
5 陆岛联动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第128-151页
    5.1 海岛基本演化模式第128-131页
        5.1.1 演化模式一:"海岛单体独立发展"阶段第129页
        5.1.2 演化模式二:"海岛单向依赖陆域"阶段第129页
        5.1.3 演化模式三:"海岛-陆域联动"阶段第129-130页
        5.1.4 浙江省海岛发展模式分析第130-131页
    5.2 陆岛联动城市化水平演变规律第131-140页
        5.2.1 典型区概况介绍第131-132页
        5.2.2 陆岛联动城市经济水平差异分析第132-134页
        5.2.3 陆岛联动城市建设强度差异分析第134-137页
        5.2.4 陆岛联动城市空间重心转移轨迹第137-140页
    5.3 陆岛联动模式空间格局演变分析第140-147页
        5.3.1 网格尺度及样带选取第140-143页
        5.3.2 "沿海城市-岛屿"联动的梯度分析第143-144页
        5.3.3 "岛屿-岛屿"联动的梯度分析第144-146页
        5.3.4 "港口-岛屿"联动的梯度分析第146-147页
    5.4 小结与讨论第147-151页
        5.4.1 浙江省主要海岛发展模式演变规律第147页
        5.4.2 陆岛联动城市化水平内在差异第147-148页
        5.4.3 陆岛联动模式多元化及其空间演变特征第148-151页
6 海岛城市化进程的景观格局演变响应第151-194页
    6.1 海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第151-175页
        6.1.1 海岛岸线景观演变规律第151-153页
        6.1.2 海岛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演变规律第153-158页
        6.1.3 海岛景观水平景观格局演变规律第158-160页
        6.1.4 网格尺度海岛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第160-175页
    6.2 海岛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化的响应机制第175-182页
        6.2.1 城市化因子的选择第175-176页
        6.2.2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176-178页
        6.2.3 空间回归分析第178-182页
    6.3 海岛生态适宜性分区—以洞头县为例第182-190页
        6.3.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分区原理第182-185页
        6.3.2 源的确定第185页
        6.3.3 累积阻力表面分析第185-188页
        6.3.4 海岛景观的生态适宜性分区第188-190页
    6.4 小结与讨论第190-194页
        6.4.1 不同尺度海岛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第190-192页
        6.4.2 海岛城市化对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第192-194页
7 海岛开发利用战略和决策研究第194-205页
    7.1 海岛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第195-200页
        7.1.1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海岛特色产业第195-196页
        7.1.2 因岛制宜,分类开发第196-197页
        7.1.3 合理围垦,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第197-198页
        7.1.4 联动模式多元化,深化陆岛统筹第198-199页
        7.1.5 创新开放,增强国际合作第199-200页
    7.2 海岛保护和管理的建议措施第200-205页
        7.2.1 规划先行,加强海岛立法第200-201页
        7.2.2 优化政府部门管理体制第201-202页
        7.2.3 完善海岛基础设施建设第202-203页
        7.2.4 实施"数字海洋"平台,增加科技投入,提升海岛发展的软环境第203页
        7.2.5 加强科学监管,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第203-205页
8 结论与展望第205-213页
    8.1 研究结论第205-211页
        8.1.1 海岛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差异第205-206页
        8.1.2 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第206-207页
        8.1.3 陆岛联动视角下海岛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第207-209页
        8.1.4 海岛城市化进程的景观格局演变机制第209-210页
        8.1.5 海岛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第210-211页
    8.2 研究进展第211页
    8.3 研究展望第211-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23页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第223页

论文共2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细菌培养条件优化及其生态功能
下一篇:水稻秸秆生物碳的结构特征、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