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4.3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农户 | 第15页 |
2.1.2 营销渠道 | 第15页 |
2.1.3 农产品营销渠道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消费行为理论 | 第16页 |
2.2.2 营销渠道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博弈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主要模式 | 第18-21页 |
3.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主要模式 | 第18-19页 |
3.1.1 以农户为中心的营销渠道模式 | 第18页 |
3.1.2 以多层中间商为中心的营销渠道模式 | 第18-19页 |
3.1.3 以交易型渠道内部关系为中心的营销渠道模式 | 第19页 |
3.2 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19-21页 |
第四章 以农户为中心的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状—基于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4.1 以农户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渠道现状 | 第21-23页 |
4.1.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方面的现状 | 第21-22页 |
4.1.2 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方面的现状 | 第22页 |
4.1.3 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方面的现状 | 第22-23页 |
4.2 总结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国外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借鉴 | 第24-29页 |
5.1 国外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借鉴 | 第24-27页 |
5.1.1 美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借鉴 | 第24-25页 |
5.1.2 法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借鉴 | 第25-26页 |
5.1.3 日本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借鉴 | 第26-27页 |
5.2 对我国营销渠道优化的启示 | 第27-29页 |
第六章 影响以农户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因素的实证—基于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 第29-39页 |
6.1 指标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6.1.1 指标的选择 | 第29-30页 |
6.1.2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6.2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6.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6.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 第32-34页 |
6.2.3 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及模型修正 | 第34-35页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6.4 基于实证分析的以农户为中心的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6.4.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内部关系不稳定 | 第36-37页 |
6.4.2 农产品营销渠道基础设施薄弱 | 第37-38页 |
6.4.3 渠道技术含量低 | 第38-39页 |
第七章 以农户为中心的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建议 | 第39-44页 |
7.1 以农户为中心的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建议 | 第39-41页 |
7.1.1 以农户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优化 | 第39页 |
7.1.2 以农户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优化 | 第39-40页 |
7.1.3 以农户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优化 | 第40-41页 |
7.2 以农户为中心的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措施 | 第41-44页 |
7.2.1 提高营销渠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 第41页 |
7.2.2 加强农产品营销渠道基础设施建设 | 第41-42页 |
7.2.3 新兴营销手段 | 第42-4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研究生个人简介以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