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合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预约合同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一) 预约合同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 预约合同的性质 | 第14-15页 |
1. 预约合同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 | 第14-15页 |
2. 预约合同与意向书、订购书、备忘录等 | 第15页 |
(三) 预约合同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私法自治与契约自由 | 第15-17页 |
2. 诚实信用原则 | 第17页 |
3. 经济效益原则 | 第17-18页 |
(四) 我国预约合同的相关立法 | 第18-19页 |
三、认定预约合同成立的考量因素 | 第19-22页 |
(一) 主体因素 | 第19页 |
(二) 意思表示 | 第19-20页 |
(三) 内容因素 | 第20-21页 |
1. 内容的合法性 | 第20页 |
2. 内容的确定性 | 第20-21页 |
(四) 形式因素 | 第21-22页 |
四、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 | 第22-29页 |
(一) 预约合同法律效力的观点之争 | 第22-25页 |
1. 必须磋商说 | 第22-23页 |
2. 应当缔约说 | 第23-24页 |
3. 视为本约说 | 第24页 |
4. 内容决定说 | 第24-25页 |
5. 主客观相结合说 | 第25页 |
(二) 笔者观点——以主观为主的主客观相结合说 | 第25-27页 |
(三) 影响预约合同效力的因素 | 第27-29页 |
1. 情势变更 | 第27-28页 |
2. 先契约义务 | 第28-29页 |
五、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与救济 | 第29-36页 |
(一) 预约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 | 第29-30页 |
(二) 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区别 | 第30-31页 |
(三) 预约合同违约的救济方式 | 第31-36页 |
1. 强制履行 | 第31-34页 |
2. 损害赔偿 | 第34-35页 |
3. 违约金、定金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