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拉形件高柔性拉伸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柔性成形技术 | 第16-28页 |
1.2.1 水火弯板成形 | 第16-17页 |
1.2.2 激光弯曲成形 | 第17-18页 |
1.2.3 单点渐进成形 | 第18-19页 |
1.2.4 多点成形 | 第19-21页 |
1.2.5 柔性卷板成形 | 第21-23页 |
1.2.6 柔性轧制成形 | 第23-24页 |
1.2.7 柔性拉伸成形 | 第24-28页 |
1.3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3.1 选题意义 | 第28-29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页 |
1.4 小结 | 第29-31页 |
第2章 高柔性拉伸成形原理与特点 | 第31-41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拉伸成形原理 | 第31-34页 |
2.2.1 传统拉伸成形原理 | 第31-32页 |
2.2.2 高柔性拉伸成形原理 | 第32-34页 |
2.3 拉伸成形的力学分析 | 第34-38页 |
2.3.1 应力与应变 | 第34-37页 |
2.3.2 拉力分析 | 第37-38页 |
2.4 高柔性拉伸成形特点及应用前景 | 第38-40页 |
2.4.1 高柔性拉伸成形特点 | 第38-39页 |
2.4.2 应用与前景 | 第39-40页 |
2.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高柔性拉伸成形有限元理论及模型建立 | 第41-57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 第41-48页 |
3.2.1 塑性力学的基本法则 | 第41-45页 |
3.2.2 弹塑性矩阵 | 第45-48页 |
3.3 动力学显式有限元方法 | 第48-50页 |
3.3.1 显式时间积分 | 第48-49页 |
3.3.2 显式方法的稳定性 | 第49-50页 |
3.4 有限元模型 | 第50-55页 |
3.4.1 单元选择 | 第50-51页 |
3.4.2 材料模型 | 第51-53页 |
3.4.3 接触和摩擦处理 | 第53-54页 |
3.4.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3.5 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复杂曲面件的高柔性拉伸成形 | 第57-71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扭曲件 | 第57-60页 |
4.2.1 应变分布 | 第58-59页 |
4.2.2 厚度分布 | 第59页 |
4.2.3 回弹 | 第59-60页 |
4.2.4 试验验证 | 第60页 |
4.3 梯形轮廓曲面件 | 第60-66页 |
4.3.1 应力分布 | 第61-62页 |
4.3.2 应变分布 | 第62页 |
4.3.3 厚度分布 | 第62-63页 |
4.3.4 试验验证 | 第63-66页 |
4.4 双曲顶件 | 第66-69页 |
4.4.1 成形性分析 | 第66-67页 |
4.4.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4.4.3 试验验证 | 第68-69页 |
4.5 成形其它复杂曲面件 | 第69页 |
4.6 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工艺条件对高柔性拉伸成形结果的影响 | 第71-89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夹钳的影响 | 第71-77页 |
5.2.1 夹钳数量的数值模拟 | 第72-73页 |
5.2.2 夹钳间隙的数值模拟 | 第73-75页 |
5.2.3 夹料块圆角半径的数值模拟 | 第75-77页 |
5.3 垂直液压缸位置的影响 | 第77-80页 |
5.3.1 应力分析 | 第78-79页 |
5.3.2 应变分析 | 第79页 |
5.3.3 厚度分析 | 第79-80页 |
5.4 过渡区的影响 | 第80-86页 |
5.4.1 高柔性拉伸成形的过渡区 | 第80-82页 |
5.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82-85页 |
5.4.3 试验验证 | 第85-86页 |
5.5 小结 | 第86-89页 |
第6章 基本体单元对高柔性拉伸成形结果的影响 | 第89-105页 |
6.1 引言 | 第89页 |
6.2 局部变形 | 第89-90页 |
6.3 球头半径对成形结果的影响 | 第90-96页 |
6.3.1 成形性分析 | 第91-92页 |
6.3.2 应力分析 | 第92-94页 |
6.3.3 拉伸应变分析 | 第94-95页 |
6.3.4 厚度分析 | 第95-96页 |
6.4 摆头单元对成形结果的影响 | 第96-104页 |
6.4.1 摆头单元成形原理 | 第97-98页 |
6.4.2 成形性分析 | 第98-99页 |
6.4.3 应力分析 | 第99-100页 |
6.4.4 拉伸应变分析 | 第100-101页 |
6.4.5 厚度分析 | 第101-102页 |
6.4.6 成形精度分析 | 第102-104页 |
6.4.7 试验验证 | 第104页 |
6.5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7章 弹性垫对高柔性拉伸成形结果的影响 | 第105-127页 |
7.1 引言 | 第105页 |
7.2 弹性垫的形式 | 第105-106页 |
7.3 整体弹性垫对成形结果的影响 | 第106-114页 |
7.3.1 成形性分析 | 第107-109页 |
7.3.2 应力分析 | 第109-111页 |
7.3.3 拉伸应变分析 | 第111-112页 |
7.3.4 厚度分析 | 第112-114页 |
7.3.5 成形精度分析 | 第114页 |
7.4 离散弹性垫对成形结果的影响 | 第114-125页 |
7.4.1 成形性分析 | 第115-117页 |
7.4.2 应力分析 | 第117-119页 |
7.4.3 拉伸应变分析 | 第119-120页 |
7.4.4 厚度分析 | 第120-122页 |
7.4.5 成形精度分析 | 第122页 |
7.4.6 试验验证 | 第122-125页 |
7.5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