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低截获概率雷达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雷达极化侦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脉内特征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8-21页 |
第2章 全极化雷达侦察与极化滤波抗干扰 | 第21-39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雷达侦察信号极化调制 | 第21-22页 |
2.3 全极化雷达侦察接收机设计 | 第22-30页 |
2.3.1 单极化侦察局限性 | 第22-27页 |
2.3.2 全极化雷达侦察 | 第27-29页 |
2.3.3 全极化侦察接收机 | 第29-30页 |
2.4 基于极化滤波的民用通信干扰抑制 | 第30-38页 |
2.4.1 极化滤波 | 第31-34页 |
2.4.2 算法原理 | 第34-36页 |
2.4.3 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2.4.4 仿真实验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 | 第39-63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脉内调制类型分析 | 第39-47页 |
3.2.1 非调制信号 | 第39-40页 |
3.2.2 相位编码信号 | 第40-42页 |
3.2.3 频率调制信号 | 第42-44页 |
3.2.4 多相编码信号 | 第44-47页 |
3.3 脉内调制特征提取 | 第47-56页 |
3.3.1 信号预处理 | 第47-48页 |
3.3.2 相位差分特征 | 第48-51页 |
3.3.3 调频曲线特征 | 第51-56页 |
3.4 调制类型自动识别 | 第56-60页 |
3.4.1 相位编码信号识别 | 第56-57页 |
3.4.2 频率调制信号识别 | 第57-58页 |
3.4.3 层次决策识别流程 | 第58-60页 |
3.5 仿真实验分析 | 第60-61页 |
3.6 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频率调制信号参数估计 | 第63-87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正弦调频连续波信号参数估计 | 第63-73页 |
4.2.1 信号模型 | 第64-65页 |
4.2.2 调频曲线提取 | 第65-69页 |
4.2.3 调制参数估计 | 第69-70页 |
4.2.4 仿真分析 | 第70-73页 |
4.3 频率编码信号参数估计 | 第73-85页 |
4.3.1 算法原理 | 第73-78页 |
4.3.2 参数预估计 | 第78-83页 |
4.3.3 算法实现 | 第83页 |
4.3.4 仿真分析 | 第83-85页 |
4.4 小结 | 第85-87页 |
第5章 多相编码信号参数估计与识别 | 第87-115页 |
5.1 引言 | 第87-88页 |
5.2 基于QPF和FrFT的多相编码信号参数估计 | 第88-99页 |
5.2.1 特征分析 | 第88-90页 |
5.2.2 算法原理 | 第90-95页 |
5.2.3 算法实现 | 第95-97页 |
5.2.4 仿真实验 | 第97-99页 |
5.3 基于多特征融合SVM的多相编码信号识别 | 第99-113页 |
5.2.1 特征提取 | 第99-104页 |
5.2.2 特征选择 | 第104-107页 |
5.2.3 SVM识别 | 第107-110页 |
5.2.4 仿真分析 | 第110-11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6章 总结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