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土壤中的镉污染修复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化学淋洗技术 | 第11-12页 |
1.2.3 土壤原位钝化技术原理 | 第12-13页 |
1.2.4 水中的镉污染修复研究 | 第13-14页 |
1.3 土壤镉污染修复的配套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小结 | 第15-16页 |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1.5.1 研究的目标 | 第16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的性质 | 第18-2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1.1 豆渣原样的提取 | 第18页 |
2.1.2 豆渣的改性处理 | 第18页 |
2.1.3 表征分析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2.2.1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红外光谱(FTIR)特征 | 第19-20页 |
2.2.2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扫面电镜(SEM)特征 | 第20-21页 |
2.2.3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元素分析特征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豆渣对土壤淋洗修复的影响 | 第23-2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3.1.1 豆渣淋洗剂的制备 | 第23页 |
3.1.2 豆渣淋洗液成分测定 | 第23页 |
3.1.3 豆渣对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淋洗特性研究 | 第23-24页 |
3.1.4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3.2.1 淋洗液红外光谱图 | 第25页 |
3.2.2 淋洗液浓度对淋洗效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3 淋洗液的pH值对淋洗结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4 淋洗时间对淋洗结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溶液中镉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29-4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4.1.1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特性研究 | 第29-30页 |
4.1.2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4.2.1 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0-32页 |
4.2.2 溶液pH对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吸附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3 吸附剂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4 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5 动力学方程拟合 | 第35-38页 |
4.2.6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的吸附机理 | 第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应 | 第40-5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5.1.1 供试土壤 | 第40页 |
5.1.2 土壤培养实验 | 第40页 |
5.1.3 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5.1.4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5.2.1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pH的影响 | 第41-43页 |
5.2.2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CEC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3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 | 第44-46页 |
5.2.4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46-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影响 | 第51-55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6.1.1 供试土壤 | 第51页 |
6.1.2 盆栽实验 | 第51-52页 |
6.1.3 植株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52页 |
6.1.4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6.2.1 施用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植株吸收Cd的影响 | 第52-53页 |
6.2.2 施用豆渣及其改性材料对植株根际周围土壤镉有效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