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抗旱基因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5页
        1.3.1 玉米抗旱性遗传特性分析第13页
        1.3.2 转基因玉米材料农艺性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第13-14页
        1.3.3 转LOS5基因玉米大田抗旱性鉴定评价第14页
        1.3.4 米产量与田间灌水量相关性的数学模型研究第14页
        1.3.5 梯度灌水产量模型在玉米阶段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第14-15页
第二章 玉米抗旱性遗传特性分析第15-1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5-16页
        2.1.1 试验材料第15页
        2.1.2 试验方法第15页
        2.1.3 数据测定第15-16页
        2.1.4 统计分析第1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6-18页
        2.2.1 亲本及F_1材料抗旱鉴定结果第16-17页
        2.2.2 抗旱性遗传特性分析第17页
        2.2.3 F1代及其双亲的抗旱系数的相关性与加性简化模型第17-18页
    2.3 讨论第18-19页
第三章 转基因玉米材料农艺性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第19-2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3.1.1 试验材料第19页
        3.1.2 试验方法第19-20页
        3.1.3 数据测定第20页
        3.1.4 统计分析第2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0-22页
        3.2.1 植株高度、丰产性和雌雄花协调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第20-21页
        3.2.2 转基因玉米材料受旱前后穗部性状比值的变化第21页
        3.2.3 转基因玉米材料抗旱性的提高幅度第21-22页
    3.3 讨论第22-23页
第四章 转LOS5基因玉米的大田抗旱性鉴定第23-3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4.1.1 试验材料第23页
        4.1.2 试验方法第23-24页
        4.1.3 抗旱性评价方法第24页
        4.1.4 数据分析第24页
    4.2 结果第24-29页
        4.2.1 水分胁迫后转基因玉米材料营养生长的变化第24-25页
        4.2.2 水分胁迫后转基因玉米材料穗部性状的变化第25-26页
        4.2.3 水分胁迫后转基因玉米材料穗粒性状的变化第26-27页
        4.2.4 水分胁迫后转基因玉米材料产量的变化第27-28页
        4.2.5 水分胁迫后转基因玉米材料抗旱性的变化第28-29页
    4.3 讨论第29-31页
第五章 玉米产量与田间灌水量相关性的数学模型研究第31-42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31-33页
        5.1.1 模型推导和说明第31-32页
        5.1.2 田间试验方法第32-33页
        5.1.3 统计分析方法第3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5.2.1 模型拟合和检验第33-36页
        5.2.2 模型的使用第36-38页
        5.2.3 模型的比较第38-40页
    5.3 讨论第40-42页
第六章 梯度灌水产量模型在玉米阶段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第42-54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6.1.1 试验材料第43页
        6.1.2 试验设计第43-44页
        6.1.3 产量测定第44页
        6.1.4 模型的拟合和阶段抗旱性解析第44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6.2.1 玉米梯度灌水的产量变化与数学模型第44-46页
        6.2.2 数据拟合与参数估计第46-48页
        6.2.3 参数年际间的变化第48-49页
        6.2.4 玉米各生育期的抗旱性解析第49-51页
    6.3 讨论第51-54页
        6.3.1 玉米产量和田间灌水量之间的变化第51-52页
        6.3.2 数学模型在农业上的应用第52页
        6.3.3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抗旱性的影响第52-54页
第七章 总结与结论第54-56页
    7.1 玉米抗旱性遗传特性分析第54页
    7.2 转基因玉米材料农艺性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第54页
    7.3 转LOS5基因玉米大田抗旱性鉴定评价第54页
    7.4 玉米产量与田间灌水量相关性的数学模型研究第54-55页
    7.5 梯度灌水产量模型在玉米阶段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第55页
    7.6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纤维中苯丙烷类化合物的沉积及结构研究
下一篇:水稻叶片与颖花发育相关基因NRL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