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碳税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国外碳税立法的相关背景及理论 | 第9-15页 |
·碳税的一般涵义 | 第9-11页 |
·碳税的概念与特征 | 第9-10页 |
·碳税与相关税制的关系 | 第10-11页 |
·国外碳税立法的相关背景 | 第11-13页 |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 第11页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 | 第11-12页 |
·西方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浪潮 | 第12-13页 |
·国外征收碳税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庇古税理论 | 第13-14页 |
·污染者付费原则 | 第14页 |
·双重红利理论 | 第14-15页 |
2 国外碳税立法比较分析 | 第15-25页 |
·主流国家碳税立法实践 | 第15-20页 |
·芬兰-1990 年 | 第15-16页 |
·荷兰-1990 年 | 第16-17页 |
·挪威-1991 年 | 第17-18页 |
·瑞典-1991 年 | 第18-19页 |
·丹麦-1992 年 | 第19-20页 |
·各国碳税立法比较分析 | 第20-25页 |
·碳税基本要素比较 | 第20-23页 |
·碳税税收优惠政策与收入分配比较 | 第23-25页 |
3 国外碳税立法的借鉴意义 | 第25-28页 |
·以碳含量作为计税依据并选择“中游”环节征收 | 第25-26页 |
·遵循税收中性化的原则和目标 | 第26-27页 |
·完善气候变化相关的税收政策 | 第27-28页 |
4 我国碳税制度方案的初步设计 | 第28-37页 |
·总则 | 第28-30页 |
·立法目的 | 第28-29页 |
·指导思想 | 第29页 |
·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分则 | 第30-34页 |
·征税范围和征税对象的设计 | 第30-31页 |
·纳税环节的设计 | 第31页 |
·计税依据和税率的设计 | 第31-33页 |
·纳税人的设计 | 第33页 |
·税收优惠的设计 | 第33-34页 |
·税收使用的设计 | 第34页 |
·与碳税相关的配套措施 | 第34-37页 |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 第35页 |
·建立公共利益补偿机制 | 第35-36页 |
·对免税企业要求其承诺采取一定的减排措施 | 第36页 |
·建立动态税率调整机制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