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语体散文研究及其传播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绪论 | 第12-16页 |
| 第一章 “忆语体”文学的文体界定 | 第16-19页 |
| ·“忆语体”文学的产生及渊源 | 第16-17页 |
| ·“忆语体”文体的界定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忆语体”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19-26页 |
| ·自然随意的语言 | 第19-22页 |
| ·才色兼有的女性形象 | 第22-24页 |
| ·“情理合一”的情感表达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忆语体”文学思想内涵 | 第26-30页 |
| ·平淡的家庭生活内容 | 第26-28页 |
| ·浪漫自由的理想婚恋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忆语体”文学的价值 | 第30-34页 |
| ·文学价值 | 第30-31页 |
| ·人文价值 | 第31-34页 |
| 第五章 “忆语体”作品的传播价值及传播策略 | 第34-46页 |
| ·“忆语体”作品的传播价值 | 第34-39页 |
| ·世界感知中国文体的窗口 | 第34-35页 |
| ·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第35-37页 |
| ·还原中国面貌,增强民族自信心 | 第37-38页 |
| ·文化传播促经济发展 | 第38-39页 |
| ·“忆语体”作品的传播策略 | 第39-43页 |
| ·选择良好的传播途径 | 第40页 |
| ·注意作品的创作环境问题 | 第40-41页 |
| ·注意作品中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问题 | 第41-43页 |
| 《浮生六记》看中国特色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 第43-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况与联系方式 | 第51-52页 |
| 承诺书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