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4-8页 |
前言 | 第8-24页 |
1 研究资料 | 第10-12页 |
·病例资料 | 第10页 |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纳入标准 | 第11-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剔出及脱落标准 | 第12页 |
2 研究方案 | 第12-15页 |
·试验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对照组 | 第13-14页 |
·研究组 | 第14页 |
·观察内容 | 第14-15页 |
·临床疗效评定 | 第14页 |
·疼痛改善评价 | 第14-15页 |
·用药后再骨折评价 | 第15页 |
·检测指标变化 | 第15页 |
·不良反应监测 | 第15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5-16页 |
4 研究结果 | 第16-24页 |
·受试人群分析 | 第16-17页 |
·受试者入选情况 | 第16页 |
·受试者基线情况比较 | 第16-17页 |
·受试者基础病情比较 | 第17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17-24页 |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 | 第17-18页 |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经VAS评分结果 | 第18-21页 |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及骨密度指标的检测结果 | 第21-23页 |
·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36页 |
·祖国医学中类似于“骨质疏松症”之意的文献 | 第24-25页 |
·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论治 | 第25-26页 |
·仙灵骨葆胶囊的作用机制 | 第26-27页 |
·现代医学中骨质疏松症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第28-29页 |
·现代医学中,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 第29-31页 |
·目前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第31-32页 |
·密固达的作用机理 | 第32-33页 |
·中西医治疗的思路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综述 | 第42-49页 |
1 中医药治疗OP的研究 | 第43-45页 |
·中医的辨证论治 | 第43-44页 |
·中成药的治疗运用 | 第44-45页 |
2 西医药治疗OP的研究 | 第45-47页 |
·双膦酸盐类 | 第45页 |
·降钙素 | 第45-46页 |
·甲状旁腺激素及其相关肽 | 第46页 |
·雌激素及其人工制剂 | 第46页 |
·改善骨质量的基础药物 | 第46-47页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OP的研究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件一 | 第53-57页 |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