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食管疾病论文

半夏厚朴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气郁痰阻型)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英文缩略词第8-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第11-1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1-17页
   ·病例来源第11页
   ·诊断标准第11-13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1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11-12页
     ·纳入标准第12页
     ·排除标准第12页
     ·剔除、脱落和终止试验的标准第12-13页
   ·试验方法第13页
     ·观察对象来源及分组第13页
     ·方法第13页
   ·观察指标第13-14页
     ·疗效性指标观察第13-14页
     ·安全性指标观察第14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14-15页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14页
     ·RDQ评分疗效判定标准第14-15页
     ·胃镜下黏膜改善疗效判定标准第15页
   ·观测时间点第15页
     ·中医症状程度和频率第15页
     ·RDQ评分第15页
     ·内镜下表现第15页
     ·安全性指标第15页
   ·随访情况第15-16页
   ·统计学处理第16-17页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第17-30页
 1. 一般资料分析第17-18页
   ·性别第17页
   ·年龄第17-18页
   ·平均病程比较第18页
 2.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第18-23页
   ·治疗前两组间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见表4)第18-19页
   ·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19-21页
     ·治疗4周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19页
     ·中西医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19-20页
     ·西医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20页
     ·治疗4周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程度总积分比较第20-21页
     ·治疗4周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第21页
   ·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21-23页
     ·治疗8周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21-22页
     ·中西医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22页
     ·西医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程度积分比较第22页
     ·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程度总积分第22-23页
     ·治疗后8周有效率比较第23页
 3 RDQ评分比较第23-27页
   ·治疗前两组症状频率积分比较第23-24页
   ·中西医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症状频率积分比较第24页
   ·西医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症状频率积分比较第24页
   ·治疗4周后两组间症状频率积分比较第24-25页
   ·治疗4周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第25页
   ·中西医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症状频率积分比较第25-26页
   ·西医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症状频率积分比较第26页
   ·治疗8周后两组症状频率积分比较第26页
   ·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第26-27页
 4. 胃镜疗效比较第27-29页
   ·治疗前两组胃镜下食管黏膜评分比较第27页
   ·治疗后两组胃镜下食管黏膜评分比较第27-28页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黏膜评分比较第28页
   ·治疗后两组间有效率比较第28-29页
 5. 安全性指标监测情况第29-30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0-43页
 1. 结果分析第30-31页
   ·基础数据比较第30页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结果分析第30页
   ·RDQ评分比较结果分析第30-31页
   ·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评分结果分析第31页
 2. 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第31-38页
   ·现代医学第31-36页
     ·定义第31页
     ·病因第31-33页
     ·发病机制第33-34页
     ·诊断第34-35页
     ·治疗第35-36页
     ·预后转归第36页
   ·传统中医学第36-38页
     ·病因病机第36-37页
     ·辨证论治第37-38页
 3. 经验总结第38-41页
 4. 结论第41页
 5. 问题及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文献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诊疗进展第46-60页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诊疗进展第46-51页
  1. 定义第46页
  2. 病因第46-48页
  3. 发病机制第48-49页
  4. 诊断第49-50页
  5. 治疗第50-51页
  6. 预后及转归第51页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诊疗进展第51-58页
   ·病因病机第51-52页
   ·辨证论治第52-58页
     ·古代医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第53-54页
     ·现代医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第54-55页
     ·导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总结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表第60-66页
 表1 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耐信量表)第60-62页
 表2 电子胃镜观察量表第62-63页
 表3 中医症候观察量表(参考耐信量表)第63-64页
 表4 患者病历观察表第64-66页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栽培品种灵芝抗氧化作用及灵芝多糖分离纯化、免疫活性研究
下一篇: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密固达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