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高效纳米晶硅/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引言第11-12页
   ·硅异质结电池概述第12-18页
     ·高效HIT太阳电池的结构和特点第12-16页
       ·双面HIT太阳电池第12-15页
       ·HIT-IBC太阳电池第15-16页
     ·HIT电池与PERL电池的比较第16-18页
     ·硅异质结电池的能带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2-25页
第二章 氢化纳米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第25-39页
   ·氢化纳米硅薄膜的特性第25页
   ·PECVD法制备氢化纳米晶硅薄膜第25-30页
     ·PECVD设备简介第26-27页
     ·薄膜沉积的化学反应第27-29页
     ·纳米晶硅薄膜的生长机制第29-30页
   ·纳米晶硅薄膜的表征第30-35页
     ·薄膜厚度的测量第30-31页
     ·薄膜的电学性能测试第31页
     ·薄膜的光学性能测试第31-32页
     ·拉曼散射光谱第32-33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谱第33-34页
     ·小角X射线衍射仪第34-35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5页
   ·太阳电池性能的测试方法第35-39页
     ·光态I-V特性测试第35-36页
     ·量子效率测试第36页
     ·少子寿命测试仪第36-37页
     ·电池的光致发光谱测试第37-39页
第三章 用于SHJ太阳电池p型nc-Si: H薄膜的制备与优化第39-63页
   ·引言第39-40页
   ·实验部分第40-41页
     ·p型纳米晶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第40页
     ·SHJ太阳电池的制备与测试第40-41页
   ·氢稀释对p型nc-Si: H薄膜性能的影响第41-46页
     ·氢稀释对p型nc-Si: H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41-44页
       ·Raman谱分析第41-43页
       ·SAXD谱分析第43-44页
     ·氢稀释对p型nc-Si: H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第44-46页
       ·氢稀释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氢稀释对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硼掺杂对p型nc-Si: H薄膜性能的影响第46-52页
     ·硼掺杂对p型nc-Si: H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46-50页
       ·Raman谱分析第46-47页
       ·SAXD分析第47-49页
       ·HRTEM分析第49-50页
     ·硼掺杂对p型nc-Si: H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第50-52页
       ·硼掺杂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硼掺杂对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p型nc-Si: H薄膜中的氢第52-55页
   ·薄膜厚度对p型nc-Si: H薄膜性能的影响第55-59页
     ·薄膜厚度对p型nc-Si: H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55-58页
       ·Raman谱分析第55-57页
       ·HRTEM分析第57-58页
     ·薄膜厚度对p型nc-Si: H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第58-59页
   ·p型nc-Si: H薄膜对SHJ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窗口层分别为nc-Si: H(p)和a-Si: H(p)的SHJ电池比较第59-60页
     ·p型nc-Si: H薄膜的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nc-Si: H/c-Si SHJ太阳电池中本征硅薄膜钝化层的制备与性能第63-77页
   ·引言第63-64页
   ·实验部分第64页
   ·硅烷浓度对本征硅薄膜性能的影响第64-70页
     ·硅烷浓度对本征硅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64-67页
       ·Raman分析第64-66页
       ·FTIR分析第66-67页
     ·硅烷浓度对本征硅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第67-69页
       ·硅烷浓度对本征硅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硅烷浓度对本征硅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制绒硅衬底上本征硅薄膜的均匀性分析第69-70页
   ·本征硅薄膜对硅片的钝化第70-72页
     ·硅烷浓度对本征硅薄膜钝化性能的影响第70-71页
     ·薄膜厚度对本征硅薄膜钝化性能的影响第71-72页
   ·本征硅薄膜钝化层在nc-Si: H/c-Si SHJ电池上的应用第72-75页
     ·硅烷浓度对SHJ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第72-73页
     ·a-Si: H(i)钝化层的厚度对SHJ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湿化学钝化及氢后处理对nc-Si: H/c-Si SHJ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7-87页
   ·引言第77-78页
   ·实验部分第78-79页
     ·制绒硅片的湿化学钝化方案第78页
     ·界面的氢处理第78-79页
   ·湿化学钝化对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第79-81页
   ·氢处理对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第81-84页
     ·氢预处理对电池开压的影响第81页
     ·氢后处理对电池开压的影响第81-84页
   ·148cm~2高效nc-Si: 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第84-86页
     ·148cm~2双面nc-Si: H/c-Si SHJ太阳电池的制备第84-85页
     ·结果与讨论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第87-91页
参考文献第91-9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恶臭气体在线检测理论方法和实验研究
下一篇:交流接触器现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