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多糖提取、结构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前言第10-20页
   ·冬虫夏草概述第10-11页
     ·虫草属真菌的种类资源第10页
     ·冬虫夏草生态学研究第10-11页
   ·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第11-13页
     ·无性型的培养第11-12页
     ·无性型培养特征第12页
     ·无性型鉴定方法第12-13页
   ·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3-14页
     ·核苷类第13页
     ·虫草酸第13页
     ·蛋白质和氨基酸第13-14页
     ·糖醇和甾醇第14页
     ·脂肪和脂肪酸第14页
     ·其他类成分第14页
   ·虫草多糖研究进展第14-17页
     ·虫草多糖分离纯化研究第15页
     ·虫草多糖结构研究第15-17页
   ·虫草多糖抗肿瘤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8-2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35页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0-23页
     ·实验材料第20页
     ·实验仪器第20-21页
     ·实验试剂第21-23页
     ·实验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第23页
   ·试验方法第23-35页
     ·菌种活化实验第23页
     ·菌种固体培养第23-24页
     ·菌丝显微结构观察第24页
     ·菌种液体培养第24-25页
     ·中国被毛孢有效成分分析第25-27页
     ·菌丝体多糖提取第27页
     ·菌丝体多糖纯化第27-28页
     ·多糖含量测定第28-29页
     ·多糖纯度鉴定第29页
     ·多糖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第29页
     ·多糖比旋光的测定第29-30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0页
     ·核磁共振分析第30页
     ·单糖组成分析第30-31页
     ·高碘酸氧化和Simth降解第31-33页
     ·刚果红试验第33页
     ·圆二色谱分析第33页
     ·扫描电镜观察第33-34页
     ·抗肿瘤活性研究第34-3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5-60页
   ·冬虫夏草菌固体培养第35-38页
     ·菌种最适生长温度的确定第35-36页
     ·菌落特征观察第36页
     ·光学显微镜观察第36-37页
     ·扫描电镜观察第37-38页
     ·虫草菌固体培养总结第38页
   ·中国被毛孢的液体培养第38-41页
     ·种子液的生长曲线第38-39页
     ·发酵液的生长曲线第39-40页
     ·最适培养温度的确定第40-41页
     ·液体培养的总结第41页
   ·中国被毛孢有效成分分析第41-43页
     ·多糖含量分析第41页
     ·腺苷和虫草素含量分析第41-42页
     ·虫草酸含量分析第42-43页
     ·蛋白质含量分析第43页
     ·脂肪含量分析第43页
     ·有效成分分析总结第43页
   ·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多糖提取第43-44页
     ·虫草多糖提取第43页
     ·虫草多糖纯化第43-44页
   ·多糖含量的测定第44-45页
     ·总糖含量的测定第44页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第44-45页
     ·多糖含量的计算第45页
   ·多糖纯度的鉴定第45-46页
   ·多糖分子质量的测定第46-47页
   ·比旋光度分析第47页
   ·多糖的红外分析第47-48页
   ·多糖的核磁分析第48-50页
     ·~1HNMR分析第48-49页
     ·~(13)CNMR分析第49-50页
   ·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第50-52页
     ·单糖薄层层析第50-51页
     ·气相分析第51-52页
   ·多糖的连接方式分析第52-55页
     ·高碘酸氧化分析第52-53页
     ·Smith降解分析第53-55页
   ·刚果红试验第55-56页
   ·圆二色谱分析第56-57页
   ·多糖扫描电镜分析第57页
   ·多糖抗肿瘤活性分析第57-60页
4 结论第60-61页
5 展望第61-62页
6 参考文献第62-69页
7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第69-70页
8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IgG亲和肽配基的仿生设计和亲和色谱研究
下一篇:重楼皂苷及其复方抗肝癌和安全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