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露天矿卡车外排土场参数及建设发展程序优化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排土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排土场建设发展程序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2 元宝山露天矿卡车外排土场建设需求分析 | 第15-20页 |
| ·露天矿概况 | 第15-17页 |
| ·矿区地形及资源条件 | 第16页 |
| ·采场、排土场现状模型构建 | 第16-17页 |
| ·开采工艺与采排现状分析 | 第17-20页 |
| 3 排土场合理位置选择 | 第20-28页 |
| ·排土系统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 ·排土场位置方案 | 第21-26页 |
| ·四合村排土场方案 | 第21-22页 |
| ·四合村南排土场方案 | 第22-23页 |
| ·二井塌陷区排土场方案 | 第23-24页 |
| ·四合村北排土场方案 | 第24-26页 |
| ·各方案综合分析评价 | 第26-28页 |
| 4 卡车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28-39页 |
|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第28-29页 |
|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潜在滑坡模式 | 第29页 |
| ·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29-38页 |
| ·极限平衡法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 ·安全储备系数确定 | 第30-31页 |
| ·计算剖面选取 | 第31-32页 |
| ·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选取 | 第32页 |
| ·稳定性计算结果 | 第32-38页 |
| ·最终排弃标高确定 | 第38-39页 |
| 5 排土参数及排土程序优化 | 第39-58页 |
| ·排土场参数优化 | 第39-44页 |
| ·排弃段高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 ·元宝山卡车排土场合理段高确定 | 第42-44页 |
| ·排土程序优化 | 第44-58页 |
| ·排土程序方案的提出 | 第44-48页 |
| ·排土工程进度计划及V-L曲线的绘制 | 第48-54页 |
| ·排土程序优化模型 | 第54-56页 |
| ·元宝山露天矿排土程序优化 | 第56-5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作者简历 | 第62-6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