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1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我国鲜食玉米的生产发展现状 | 第12页 |
·国外鲜食玉米的生产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糯玉米的起源及历史 | 第13页 |
·糯玉米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我国糯玉米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鲜果穗籽粒的形成与成熟阶段 | 第15-16页 |
·鲜食玉米采收期的确定 | 第16-18页 |
·影响糯玉米鲜食品质的因素 | 第18-19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27页 |
·鲜果穗的穗长、穗粗的测定 | 第21页 |
·籽粒含水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籽粒可溶性糖百分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籽粒粗脂肪百分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籽粒粗蛋白质百分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籽粒粗淀粉百分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品质评分及等级指标 | 第24-26页 |
·观察鲜果穗贮藏期间受污染状况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55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生长规律研究 | 第27-38页 |
·授粉后不同时期鲜果穗穗长及穗粗的变化 | 第27-29页 |
·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水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可溶性糖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30-32页 |
·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粗脂肪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粗蛋白质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粗淀粉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34-36页 |
·鲜果穗的品质评分 | 第36-37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 第37-38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后生理研究 | 第38-55页 |
·贮藏后不同时期不同处理水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38-41页 |
·贮藏后不同时期不同处理可溶性糖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41-45页 |
·贮藏后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粗脂肪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45-48页 |
·贮藏后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粗蛋白质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48-50页 |
·贮藏后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粗淀粉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50-54页 |
·贮藏后不同时期不同处理下鲜果穗受污染状况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授粉后不同时期穗长、穗粗的变化规律 | 第55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含水量及营养物质百分含量变化规律 | 第55页 |
·授粉后不同时期鲜食糯玉米鲜果穗的品质评分 | 第55-56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 第56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后籽粒中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56页 |
·贮藏后不同时期不同处理下鲜果穗受污染状况 | 第56-57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后籽粒中水分及营养物质变化与食用品质的关系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 第57-58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品质评判的影响因素 | 第58页 |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后贮藏的注意事项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著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