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课题的提出背景 | 第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0-11页 |
·顺应高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需求 | 第10-11页 |
·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 第11页 |
·有利于学生竞争、合作意识的养成 | 第11页 |
·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 第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 | 第13页 |
·“师生互动”、“小步走”的教学模式 | 第13页 |
·大容量、高密度的数学习题课模式 | 第13页 |
·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动机理论 | 第16-17页 |
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 | 第17-25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导学案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 第18-19页 |
·课前自学阶段 | 第18页 |
·课上导学阶段 | 第18-19页 |
·课后巩固阶段 | 第19页 |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与结构 | 第19-23页 |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 第20-21页 |
·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 第21-23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 第23-25页 |
·导学案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 | 第23页 |
·重视学习方法的培训指导 | 第23页 |
·充分发挥数学学习小组的作用 | 第23-24页 |
·科学评价,及时反馈 | 第24-25页 |
5 学案导学教学设计示例 | 第25-39页 |
·概念课学案导学设计与案例 | 第25-30页 |
·概念课学案导学教学设计总体说明 | 第25页 |
·概念课导学案设计案例 | 第25-30页 |
·命题课学案导学设计与案例 | 第30-34页 |
·命题课学案导学教学设计总体说明 | 第30-31页 |
·命题课导学案设计案例 | 第31-34页 |
·习题课学案导学设计与案例 | 第34-39页 |
·习题课学案导学教学设计总体说明 | 第34-35页 |
·习题课课导学案设计案例 | 第35-39页 |
6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第39-44页 |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实验假设 | 第39页 |
·实验设计说明 | 第39页 |
·实验测评工具 | 第39-40页 |
·实验过程 | 第40页 |
·实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4页 |
·反思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学生调查问卷 | 第49-51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