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际促生菌Lyc2和XW10的鉴定及抑菌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31页 |
·植物根际促生菌 | 第12-14页 |
·PGPR菌株的开发与应用 | 第14-16页 |
·PGPR菌株的作用机制 | 第16-27页 |
·PGPR菌株的促生作用 | 第16-22页 |
·PGPR菌株的生防机制 | 第22-27页 |
·假单胞菌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伯克霍尔德氏菌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9-3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53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土壤样品 | 第31页 |
·试验菌株 | 第31页 |
·培养基组分及配方 | 第31-32页 |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32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53页 |
·PGPR菌株的分离保存 | 第32-33页 |
·PGPR菌株抑菌活性测定 | 第33页 |
·PGPR菌株抑菌谱测定 | 第33-34页 |
·PGPR菌株的鉴定 | 第34-39页 |
·菌株Lyc2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39页 |
·菌株Lyc2次生代谢产物功能域预测 | 第39-40页 |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0-41页 |
·菌株突变体筛选鉴定 | 第41-43页 |
·突变体突变基因功能互补 | 第43-52页 |
·菌株Lyc2抗菌物质分离纯化鉴定 | 第52-5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3-74页 |
·菌株Lyc2的分类地位和抑菌机制 | 第53-67页 |
·菌株Lyc2抑菌谱测定 | 第53-55页 |
·菌株Lyc2生理生化特性 | 第55页 |
·菌株Lyc216S rRNA序列分析 | 第55-57页 |
·菌株Lyc2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 第57-59页 |
·菌株Lyc2安全性检测 | 第59页 |
·菌株Lyc2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59-60页 |
·菌株Lyc2基因组次生代谢产物功能域预测 | 第60-61页 |
·菌株Lyc2抗真菌功能丧失突变体鉴定分析 | 第61-62页 |
·菌株Lyc2抗真菌功能丧失突变体互补 | 第62-63页 |
·菌株Lyc2抗真菌物质鉴定分析 | 第63-65页 |
·菌株Lyc2抗细菌功能丧失突变体鉴定分析 | 第65-66页 |
·菌株Lyc2抗细菌功能丧失突变体互补 | 第66-67页 |
·菌株XW10的分类地位和抑菌机制 | 第67-74页 |
·菌株XW10的分离筛选 | 第67-68页 |
·菌株XW10生理生化特性 | 第68页 |
·菌株XW1016S rRNA序列分析 | 第68-70页 |
·菌株XW10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 第70-71页 |
·菌株XW10抗细菌功能丧失突变体鉴定分析 | 第71-72页 |
·菌株XW10抗细菌功能丧失突变体互补 | 第72-74页 |
4 讨论 | 第74-78页 |
5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