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依据 | 第11-13页 |
·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现实依据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21页 |
·已有研究评述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22页 |
·实地研究法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与需求评估 | 第23-31页 |
·调查地概况 | 第23-25页 |
·样本村背景 | 第23页 |
·外出务工与留守妇女概况 | 第23-25页 |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 | 第25-28页 |
·家庭结构与婚姻关系 | 第25页 |
·子女教育与赡养老人 | 第25-26页 |
·农业生产与家庭决策 | 第26-27页 |
·闲暇娱乐与自我发展 | 第27-28页 |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资源配置不均 | 第28页 |
·经济发展缓慢 | 第28页 |
·传统观念禁锢 | 第28页 |
·文化程度偏低 | 第28-29页 |
·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评估 | 第29-31页 |
·个人层面 | 第29页 |
·家庭层面 | 第29-30页 |
·社会层面 | 第30-31页 |
第三章“三社联动”模式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分析 | 第31-41页 |
·“三社联动”模式介绍 | 第31-32页 |
·社工:提供技术化服务 | 第31页 |
·社会组织:发掘在地化志愿服务 | 第31-32页 |
·社区:搭建互助平台 | 第32页 |
·“三社联动”模式的服务介入 | 第32-41页 |
·服务目标 | 第32-33页 |
·服务理念 | 第33页 |
·服务实施 | 第33-40页 |
·服务评估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反思与建议 | 第41-45页 |
·几点反思 | 第41-43页 |
·社工、社区与社会组织的有机结合 | 第41页 |
·优势视角下的留守妇女社会工作 | 第41-42页 |
·实践过程中应该反思的问题 | 第42页 |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 | 第42-43页 |
·对策建议 | 第43-45页 |
·多元主体参与留守妇女社会工作 | 第43页 |
·针对留守妇女生存背景提供差别化服务 | 第43页 |
·构建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 | 第43-44页 |
·为留守妇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