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治视角下的上海市开发区共建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设计及框架体系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22-39页 |
·概念界定 | 第22-27页 |
·开发区 | 第22-24页 |
·空间管治 | 第24-26页 |
·开发区共建 | 第26-27页 |
·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空间管治理论 | 第27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7-28页 |
·产业转移理论 | 第28-29页 |
·价值链理论 | 第29-30页 |
·流动空间理论 | 第30-3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31-38页 |
·关于开发区的研究 | 第31-33页 |
·关于空间管治的研究 | 第33-35页 |
·关于开发区共建问题的研究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开发区共建背景分析 | 第39-68页 |
·基于空间管治的开发区共建理论分析框架 | 第39-44页 |
·政府层面 | 第39-41页 |
·社会资本层面 | 第41-43页 |
·企业层面 | 第43-44页 |
·上海市开发区空间特征分析 | 第44-64页 |
·上海市开发区空间分布演进 | 第44-50页 |
·上海市开发区空间效益分析 | 第50-57页 |
·上海市开发区空间聚类分析 | 第57-64页 |
·上海市开发区共建现状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开发区共建发展模式分析 | 第68-84页 |
·上海市开发区共建模式的形成机制及模式分析 | 第68-76页 |
·上海市开发区共建的内在机理 | 第68-71页 |
·上海市开发区共建的合作模式 | 第71-75页 |
·上海市开发区共建存在的问题 | 第75-76页 |
·漕河泾共建模式案例分析 | 第76-82页 |
·漕河泾发展现状 | 第77-79页 |
·漕河泾共建模式发展路径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84-87页 |
·主要结论 | 第84-8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附录 | 第94-96页 |
硕士学习期间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