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菲和高氯酸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菲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高氯酸盐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受试生物的选择及其应用 | 第16-19页 |
·受试生物的选择 | 第17-18页 |
·斑马鱼及其胚胎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联合毒性的研究 | 第19-21页 |
·联合作用的分类 | 第19页 |
·联合毒性作用的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动物斑马鱼及其胚胎 | 第24页 |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单一物质对斑马鱼成鱼的急性实验 | 第25-26页 |
·菲对斑马鱼成鱼的蓄积毒性 | 第26-27页 |
·两种物质对斑马鱼成鱼的联合毒性 | 第27页 |
·单一物质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 | 第27-28页 |
·单一物质对斑马鱼胚胎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溶液中菲与高氯酸根的测定 | 第29页 |
·溶液中菲的测定 | 第29页 |
·溶液中高氯酸钠的测定 | 第29页 |
·结果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第3章 菲与高氯酸钠对斑马鱼成鱼的毒性效应 | 第31-41页 |
·菲暴露对斑马鱼成鱼的毒性 | 第31-34页 |
·溶液中菲浓度的测定 | 第31页 |
·菲对斑马鱼成鱼中毒症状和急性毒性 | 第31-32页 |
·菲对斑马鱼的蓄积毒性 | 第32-34页 |
·高氯酸钠暴露对斑马鱼成鱼的毒性 | 第34-35页 |
·溶液中高氯酸钠浓度的测定 | 第34页 |
·高氯酸钠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第34-35页 |
·菲和高氯酸钠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 第35-40页 |
·菲和高氯酸钠等毒性单位(1:1)联合对斑马鱼成鱼的毒性效应 | 第35-37页 |
·菲和高氯酸钠毒性单位比2:1 时对斑马鱼成鱼的毒性效应 | 第37-38页 |
·菲与高氯酸钠等浓度比(1:1)对斑马鱼成鱼的毒性效应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菲与高氯酸钠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 | 第41-58页 |
·菲(PHE)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 | 第41-50页 |
·菲(PHE)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 | 第41页 |
·菲(PHE)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菲(PHE)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菲(PHE)对斑马鱼胚胎心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菲(PHE)对斑马鱼胚胎畸形率的影响 | 第45-48页 |
·菲(PHE)暴露对斑马鱼胚胎SOD 的影响 | 第48-50页 |
·高氯酸钠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 | 第50-56页 |
·高氯酸钠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 | 第50页 |
·高氯酸钠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高氯酸钠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高氯酸钠对斑马鱼胚胎心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高氯酸钠对斑马鱼胚胎畸形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