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泌尿学论文

前列维通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兼肾虚型)的疗效观察

缩略语表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23页
 1. 传统医学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第9-10页
   ·古代中医书籍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名的记录第9页
   ·传统医学对前列腺的认识第9-10页
 2. 传统医学对病因的认识第10页
 3. 祖国传统医学对病机的认识第10-11页
 4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近况第11-14页
     ·中药坐浴疗法第11-12页
   ·针灸疗法第12页
     ·中药灌肠疗法第12-13页
   ·专方专药第13页
   ·栓剂肛塞治疗第13页
   ·中药离子透入疗法第13页
   ·穴位敷贴疗法第13-14页
 2. 现代医学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第14-23页
   ·前列腺炎的分类第14页
   ·病因病机第14-17页
   ·对临床症状表现的认识第17页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现况第17页
   ·前列腺炎的治疗第17-21页
   ·生物反馈刺激治疗第21页
   ·别嘌呤醇的治疗第21页
   ·免疫抑制剂治疗第21页
   ·手术治疗第21-23页
问题与展望第23-24页
临床研究第24-30页
 1. 临床资料第24-26页
   ·病例来源第24页
   ·诊断标准第24-25页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第25页
   ·中医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兼肾虚证)诊断标准第25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25-26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26页
   ·病例剔除标准第26页
 2. 试验方法第26-29页
   ·病例分组第27页
   ·药物来源第27页
   ·给药方案第27页
   ·对照药选择原因第27页
   ·合并治疗规定第27-28页
   ·疗效性观察第28页
   ·观察要点第28页
   ·疗效指标评价标准第28-29页
 3. 统计学分析第29-30页
研究结果第30-35页
 1. 受试者分布与完成情况第30-32页
   ·一般资料第30-31页
   ·依从性和可比性分析第31-32页
   ·安全性分析第32页
 2. 试验结果分析第32-35页
   ·三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第32页
   ·中医症候总疗效评分第32-33页
   ·中医症候单项疗效评分第33-34页
   ·三组治疗前后EPS白细胞含量比较第34-35页
讨论第35-37页
 1. 中医对CP的认识第35-37页
   ·基本病理机制是湿热、瘀阻和肾虚第35页
   ·利湿、通瘀、补肾的治法第35-36页
   ·方解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个人简历第44-45页
附图表第45-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78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
下一篇:穴区中药离子导入在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