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地区鸡冠嘴铜金矿床成因研究
|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30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 ·含金矽卡岩型矿床特征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Manto型矿床及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流体演化 | 第20-21页 |
| ·鄂东南地区矿床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7页 |
| ·鸡冠嘴Cu-Au矽卡岩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28-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 ·论文工作量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30-36页 |
| ·区域地层 | 第31-32页 |
| ·区域构造 | 第32-33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33-34页 |
|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6-59页 |
| ·矿区地层 | 第36-38页 |
| ·矿区构造 | 第38-39页 |
| ·褶皱构造 | 第39页 |
| ·断裂构造 | 第39页 |
| ·矿区岩浆岩 | 第39-41页 |
| ·矿体特征 | 第41-45页 |
| ·矿石特征 | 第45-50页 |
| ·金属矿物组成 | 第45-48页 |
| ·矿石结构 | 第48页 |
| ·矿石构造 | 第48-50页 |
| ·围岩蚀变 | 第50-57页 |
| ·矽卡岩型矿石蚀变特征 | 第50-55页 |
| ·层状矿石蚀变特征 | 第55-57页 |
|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57-59页 |
| ·矽卡岩型矿石成矿阶段 | 第57页 |
| ·层状矿石成矿阶段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理 | 第59-74页 |
| ·分析方法及矿相学特征 | 第59-64页 |
| ·载金矿物 | 第60-61页 |
| ·金矿物 | 第61-62页 |
| ·银矿物 | 第62-63页 |
| ·Bi-Te-Se矿物 | 第63-64页 |
| ·电子探针分析 | 第64-68页 |
| ·载金矿物 | 第64-66页 |
| ·金矿物 | 第66页 |
| ·银矿物 | 第66-68页 |
| ·元素面扫描分析 | 第68-69页 |
| ·金矿物 | 第68页 |
| ·碲银矿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74页 |
| ·金的赋存状态 | 第69-71页 |
| ·金的搬运形式及富集机理 | 第71-74页 |
| 第五章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第74-93页 |
| ·分析方法 | 第74-75页 |
|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74页 |
| ·H-O同位素分析 | 第74-75页 |
| ·硫及铅同位素分析 | 第75页 |
|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75-79页 |
| ·成因类型 | 第76-78页 |
| ·相态类型 | 第78页 |
| ·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78-79页 |
|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79-85页 |
| ·测试样品描述 | 第79-80页 |
|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第80-85页 |
|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5-91页 |
| ·样品描述 | 第85-86页 |
| ·H-O同位素 | 第86-88页 |
| ·S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88-90页 |
| ·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90-91页 |
| ·小结 | 第91-93页 |
| 第六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 | 第93-114页 |
| ·样品描述及实验方法 | 第93-95页 |
| ·分析结果 | 第95-109页 |
| ·锆石U-Pb年龄 | 第95-100页 |
| ·黄铁矿Re-Os年龄 | 第100-101页 |
| ·榍石U-Pb年龄 | 第101-109页 |
| ·讨论 | 第109-114页 |
| ·鸡冠嘴铜金矿床的成岩时代 | 第109-110页 |
| ·鸡冠嘴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区域对比 | 第110-114页 |
| 第七章 矿床成因讨论 | 第114-128页 |
|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 第114-119页 |
|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第114-115页 |
|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 | 第115-118页 |
| ·矿床成因 | 第118-119页 |
| ·成矿机制和成矿过程 | 第119-122页 |
| ·层状矿床对鄂东南地区找矿的指示 | 第122-125页 |
| ·对区域同类矿床成因的指示 | 第125-128页 |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128-130页 |
| ·主要认识及结论 | 第128-129页 |
| ·存在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