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图像的虚拟视点生成算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18页
     ·基于图像的虚拟视点生成技术第13-15页
     ·基于三维模型的虚拟视点生成技术第15-17页
     ·基于深度图像的虚拟视点生成技术第17-18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8-19页
第2章深度数据的获取第19-30页
   ·目前常用获取深度数据的方案第19-21页
     ·通过立体视觉技术获取深度信息第19-20页
     ·通过采集设备获取深度信息第20-21页
     ·实验选择的深度信息获取方式第21页
   ·现有的深度数据获取设备第21-23页
     ·微软Kinect第21-22页
     ·华硕Xtion PRO第22页
     ·创新Senz3D第22页
     ·微软Kinect 2.0第22-23页
     ·实验选择的设备第23页
   ·获取由Kinect采集到的数据第23-26页
     ·实验使用的开发环境第24页
     ·通过OpenNI获取由Kinect采集的数据第24-25页
     ·通过Kinect for Windows SDK v2.0 获取由Kinect 2.0 采集的数据第25-26页
   ·两代Kinect所得深度数据的对比第26-27页
   ·Kinect 2.0 所得深度数据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深度数据的优化第30-39页
   ·将深度数据转为深度图像第30-32页
     ·使用伪彩色图像表示深度数据第30-31页
     ·使用灰度图像表示深度数据第31页
     ·使用线性化的方法生成深度图第31-32页
   ·改进的深度图像生成方法第32-33页
     ·基于累积分布概率的改进方法第32页
     ·基于图像信息熵的改进方法第32-3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RGBD点云数据的获取第39-49页
   ·深度图像与RGB图像对齐的意义第39-40页
   ·目前已有的对齐方法第40-41页
   ·基于深度数据的对齐方法第41-46页
     ·将深度数据映射到空间坐标系第41-43页
     ·微软Kinect摄像头标定算法第43-44页
     ·通过OpenCV标定摄像头第44-46页
     ·确定深度图像坐标与RGB图像坐标的映射关系第46页
   ·获取带有RGB信息的点云数据第46-4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虚拟视点的生成第49-57页
   ·三维图形的二维绘制第49-50页
   ·常用的图形接口第50-51页
     ·开放图形库OpenGL第50页
     ·微软Direct3D第50页
     ·实验选择的三维图形接口第50-51页
   ·着色器第51-52页
     ·顶点着色器第51页
     ·几何着色器第51-52页
     ·像素着色器第52页
     ·计算着色器第52页
   ·HLSL第52-53页
   ·通过D3D 11 完成虚拟视点的显示第53-56页
     ·初始化Direct3D第53-54页
     ·使用Effect框架第54页
     ·使用常量缓冲第54页
     ·创建输入布局第54-55页
     ·使用动态缓冲第55页
     ·使用可编程着色器第55-5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57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像字典表示的缺陷检测算法
下一篇:基于含参有理函数的图像插值理论及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