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生物质原料挤压成型方式及机具 | 第16-19页 |
·主要压缩成型方式 | 第16-18页 |
·其他成型方式 | 第18-19页 |
·生物质压缩成型理论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压缩密度(体积变化)与压缩力关系 | 第19-21页 |
·生物质物料压缩流变特性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生物质颗粒燃料微观成型机理研究 | 第24-26页 |
·物料特性参数与成型工艺参数对颗粒燃料品质的影响 | 第26-2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9-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典型致密成型设备的成型试验与分析 | 第31-53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 | 第31-32页 |
·试验因素 | 第31-32页 |
·试验指标 | 第32页 |
·试验设备与试验过程 | 第32-36页 |
·试验用颗粒成型设备 | 第32-34页 |
·压缩力数据采集系统 | 第34-35页 |
·其他主要测试仪器 | 第35页 |
·试验过程 | 第35-36页 |
·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方案 | 第36-3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试验因素对颗粒密度的影响分析 | 第37-40页 |
·试验因素对成型颗粒堆积密度的影响分析 | 第40-44页 |
·试验因素对颗粒含水率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对成型单位质量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45-48页 |
·试验因素对平均压缩力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多目标优化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三章 玉米秸秆粉料单模孔成型试验研究 | 第53-89页 |
·试验目的 | 第53页 |
·试验材料 | 第53-54页 |
·模压成型试验装置 | 第54-55页 |
·压缩模式 | 第55-57页 |
·闭式压缩 | 第55-56页 |
·开式压缩 | 第56页 |
·压缩流程及每行程阶段划分 | 第56-57页 |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57-58页 |
·颗粒燃料密度 | 第57页 |
·颗粒燃料含水率 | 第57-58页 |
·颗粒燃料单位质量成型能耗 | 第58页 |
·试验因素及其取值范围 | 第58-59页 |
·Plackett-Burman析因试验设计与分析 | 第59-63页 |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方案 | 第6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63-71页 |
·温度单因素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含水率单因素试验 | 第65-66页 |
·喂入量单因素试验 | 第66-68页 |
·预载荷单因素试验 | 第68-69页 |
·模孔直径单因素试验 | 第69-71页 |
·均匀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71-86页 |
·均匀设计试验方案与结果 | 第71-72页 |
·颗粒密度模型回归分析 | 第72-77页 |
·颗粒燃料含水率回归模型分析 | 第77-84页 |
·单位质量能耗回归模型 | 第84-86页 |
·多目标优化 | 第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四章 单模孔成型过程物料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 第89-111页 |
·应力松弛试验及流变本构模型辨析 | 第89-93页 |
·应力松弛试验方案 | 第89页 |
·试验结果及流变本构模型辨识 | 第89-93页 |
·压缩力时间历程分析 | 第93-95页 |
·闭式压缩每行程最大压缩力随时间变化关系 | 第93-95页 |
·开式压缩模式下每行程最大压缩力随时间变化关系 | 第95页 |
·成型腔预热温度对每行程最大压缩力的影响 | 第95页 |
·几个压缩力经验公式应用与评价 | 第95-101页 |
·每行程加载过程压缩力经验公式应用及讨论 | 第96页 |
·压缩率公式及其应用 | 第96-98页 |
·Cooper-Eaton模型 | 第98-99页 |
·Walker模型 | 第99-101页 |
·不同成型腔孔径压制颗粒出模压力变化规律 | 第101-102页 |
·玉米秸秆粉料摩擦特性试验分析 | 第102-109页 |
·玉米秸秆粉料外摩擦特性 | 第102-104页 |
·玉米秸秆粉料内摩擦特性试验分析 | 第104-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五章 物料压缩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与分析 | 第111-125页 |
·球形颗粒接触模型及离散单元法 | 第111-114页 |
·球形颗粒接触理论 | 第111-114页 |
·离散元法及软球接触理论 | 第114页 |
·基于软球模型的离散元模拟 | 第114-116页 |
·瑞利阻尼 | 第114-115页 |
·欧拉差分算法 | 第115页 |
·颗粒运动方程 | 第115-116页 |
·物料在单模孔内成型的离散元模拟 | 第116-117页 |
·离散元模拟几何模型创建 | 第116-117页 |
·成型过程离散元模拟的参数设置 | 第117页 |
·颗粒力学特性等效参数反求 | 第117-123页 |
·参数反求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 第118页 |
·参数反求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118-121页 |
·应力松弛试验的离散元模拟与分析 | 第12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结论 | 第125-126页 |
·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