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选题背景意义 | 第8页 |
| ·大坝变形监测概述 | 第8-10页 |
| ·大坝变形监测内容和目的 | 第8-9页 |
| ·大坝变形监测一般要求 | 第9-10页 |
| ·大坝变形预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小波分析与基因表达式编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小波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基因表达式编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 第13-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论文章节结构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小波及小波包理论 | 第16-25页 |
| ·小波理论 | 第16-20页 |
| ·小波变换 | 第16-17页 |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17-20页 |
| ·小波包原理 | 第20-25页 |
| ·小波包的空间分解 | 第21-23页 |
| ·小波包分解算法与重构算法 | 第23-24页 |
| ·小波基函数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基因表达式编程 | 第25-35页 |
| ·GEP 的基本概念 | 第25-30页 |
| ·终结符和函数 | 第25-26页 |
| ·k-表达式 | 第26-28页 |
| ·染色体 | 第28-30页 |
| ·基本的遗传操作 | 第30-32页 |
| ·适应度函数 | 第32-33页 |
| ·GEP 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改进的小波包和 n-GEP 组合预测模型 | 第35-45页 |
| ·改进的小波包去噪方法 | 第35-42页 |
| ·最优小波包基的选择 | 第35-37页 |
| ·最大尺度的确定 | 第37-38页 |
| ·阈值取值函数的改进 | 第38页 |
| ·阈值函数的改进 | 第38-41页 |
| ·小波包去噪效果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 ·n-GEP 算法原理及流程 | 第42-43页 |
| ·n-GEP 算法原理 | 第42-43页 |
| ·n-GEP 算法流程 | 第43页 |
| ·改进的小波包和 n-GEP 组合建模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45-66页 |
| ·工程实例 | 第45-46页 |
| ·工程概况 | 第45页 |
| ·监测数据 | 第45-46页 |
| ·实验环境 | 第4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66页 |
| ·不同阈值函数的小波包去噪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 ·不同阈值函数的小波去噪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 ·小波与小波包去噪效果综合对比 | 第53-54页 |
| ·改进的小波包和 n-GEP 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54-57页 |
| ·不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 | 第57-64页 |
| ·不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综合对比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总结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