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唐湜批评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合流”:纵观古今、横贯中西的诗学批评思维 | 第12-22页 |
第一节 :辩证统一的诗学批评特征 | 第12-17页 |
一、 自由化、格律化的辩证统一 | 第12-15页 |
二、 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于“现代化”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中西合璧:民族性与现代性融合的诗评追求 | 第17-22页 |
一、 传统诗评现代化 | 第17-20页 |
二、 外来诗评民族化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以“人”为主题的诗歌批评 | 第22-32页 |
第一节 :重视“个人的人性光采” | 第22-28页 |
一、 兼及现实关怀 | 第24-26页 |
二、 扶持 “新生代”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幻美旅者的唯美诗评 | 第28-32页 |
一、 意趣盎然的抒情评论风格特征 | 第28-30页 |
二、 轻盈、深沉的诗歌批评语言特征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唐湜诗歌批评的价值与不足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唐湜诗歌批评的价值 | 第32-37页 |
一、 提供建构“小理论”的范式 | 第32-34页 |
二、 掀开遮蔽“星辰们”的黑纱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唐湜诗歌批评的不足 | 第37-38页 |
一、 过度地漫议掣肘深度 | 第37-38页 |
二、 批评对象的固定化有碍宽度 | 第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