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家族企业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10-13页 |
2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家族企业 | 第13-14页 |
·上市家族企业 | 第14-15页 |
·盈余管理 | 第15-17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国内外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盈余管理与机构投资者的相关分析 | 第22-23页 |
3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3-35页 |
·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 第23-26页 |
·资本市场动机 | 第23-24页 |
·契约动机 | 第24-25页 |
·政治成本动机 | 第25-26页 |
·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第26-29页 |
·会计方法 | 第26-28页 |
·关联交易方法 | 第28页 |
·其他交易规划方法 | 第28-29页 |
·地方政府支持 | 第29页 |
·盈余管理的检测方法 | 第29-32页 |
·总应计项目分离法 | 第30-32页 |
·具体应计利润项目检验法 | 第32页 |
·分布密度的检验法 | 第32页 |
·盈余管理的治理 | 第32-35页 |
·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 | 第33页 |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4 上市家族企业机构投资者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 | 第35-47页 |
·研究设计 | 第35-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对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 | 第37-38页 |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方法的综述 | 第37页 |
·上市家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 | 第37-38页 |
·关于机构投资者差异性持股的划分 | 第38-41页 |
·差异性持股的划分的基础 | 第38-39页 |
·差异性持股的划分的结果 | 第39-41页 |
·实证研究 | 第41-42页 |
·研究变量的设计 | 第41-42页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研究结果 | 第42-46页 |
·统计性描述 | 第42-43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实证回归结果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对策建议与展望 | 第47-50页 |
·对策建议 | 第47-48页 |
·主要贡献 | 第48-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