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图表索引 | 第8-10页 |
| 1 导论 | 第10-19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异常波动影响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投资者情绪度量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识别及其危害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 2 投资者情绪的行为金融学解读 | 第19-24页 |
| ·行为金融学理论渊源 | 第19页 |
| ·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前景理论 | 第19-20页 |
| ·前景理论简介 | 第19-20页 |
| ·前景理论的缺陷 | 第20页 |
| ·前景理论关于投资者情绪的几个经典解释模型 | 第20-23页 |
| ·后悔理论 | 第21页 |
| ·过度反应理论 | 第21-22页 |
| ·过度自信理论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对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机制 | 第24-27页 |
| ·投资者情绪理论 | 第24页 |
| ·投资者情绪引起的反馈交易和蛇咬效应 | 第24-25页 |
| ·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羊群效应 | 第25-27页 |
| 4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与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度量 | 第27-50页 |
| ·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 | 第27-43页 |
|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 第27-28页 |
| ·构造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的变量选择 | 第28-29页 |
| ·主成分分析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29-31页 |
|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 | 第31-34页 |
| ·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描述性统计 | 第34-36页 |
| ·利用多元回归分离投资者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 | 第36-41页 |
|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与投资者情绪指标的对比 | 第41-43页 |
| ·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及其度量 | 第43-50页 |
| ·我国上证指数波动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 ·基于 EGARCH-M 模型的我国股市月度波动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 ·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惠普滤波分析 | 第46-49页 |
| ·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点 | 第49-50页 |
| 5 非理性情绪影响股票价格整体波动及异常波动的实证检验 | 第50-69页 |
|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单一因素影响股市整体波动的实证检验 | 第50-53页 |
|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50页 |
| ·EGARCH-M 模型和 VAR 模型的构建 | 第50-51页 |
| ·EGARCH-M 模型和 VAR 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 ·引入道琼斯指数波动和政策变量后的 GARCH 模型的构建 | 第53-56页 |
| ·GARCH 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 第55-56页 |
| ·非理性情绪对去除惠普滤波趋势项后波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6-60页 |
| ·EGARCH-M 模型和 VAR 模型的构建 | 第56-58页 |
| ·EGARCH-M 模型和 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 | 第58-60页 |
| ·引入道琼斯指数波动和政策变量后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60-63页 |
| ·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 | 第61-63页 |
| ·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 | 第63-66页 |
| ·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 第64-66页 |
|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走势图与股市异常波动点的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6 研究结论与调控股市异常波动的政策建议 | 第69-74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政策建议 | 第70-73页 |
| ·运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 | 第70页 |
| ·抑制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的政策建议 | 第70-72页 |
| ·提高市场理性程度的政策建议 | 第72-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