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现状与完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反垄断私人诉讼概述 | 第9-11页 |
一、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界定 | 第9页 |
(一) 反垄断法的执行 | 第9页 |
(二)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内涵 | 第9页 |
二、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起源 | 第9-10页 |
三、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一) 目的上的公益性 | 第10页 |
(二) 效果上的惩罚性 | 第10页 |
(三) 主体的宽泛性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国外反垄断私人诉讼的考察 | 第11-13页 |
一、 美国反托拉斯私人诉讼的制度特色 | 第11-12页 |
二、 欧盟促进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经验 | 第12页 |
三、 日本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发展 | 第12-13页 |
第三章 实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一、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法理基础 | 第13-14页 |
(二)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政治基础 | 第14页 |
(三)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经济基础 | 第14-15页 |
二、 我国实施反垄私人诉讼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一) 垄断在我国的危害 | 第15页 |
(二) 我国反垄断法公共执行存在的缺陷 | 第15-16页 |
第四章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现状 | 第16-19页 |
一、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立法现状 | 第16-17页 |
(一) 立法基础—反垄断法第 50 条 | 第16页 |
(二) 程序性规定—反垄断司法解释 | 第16-17页 |
二、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实施现状 | 第17-19页 |
(一) 举证困境 | 第17-18页 |
(二) 诉讼动力不足 | 第18页 |
(三) 集体诉讼制度的缺失 | 第18-19页 |
(四) 公私协调机制的缺乏 | 第1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建议 | 第19-22页 |
一、 诉讼证据制度 | 第19-20页 |
二、 诉讼成本制度 | 第20页 |
三、 损害赔偿制度 | 第20页 |
四、 集体诉讼制度 | 第20-21页 |
五、 公私协调机制 | 第21-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后记 | 第25-26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