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促进绩效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二、实践意义 | 第11页 |
| 第三节 研究设想 | 第11-15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四、研究框架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 第一节 公共服务动机 | 第15-20页 |
| 一、公共服务动机的内涵 | 第15-16页 |
| 二、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 | 第16-17页 |
| 三、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 | 第17-20页 |
| 第二节 工作绩效 | 第20-25页 |
| 一、工作绩效的内涵 | 第20-21页 |
| 二、工作绩效的结构 | 第21-24页 |
| 三、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动机和工作绩效相关性研究 | 第25-33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 三、研究述评 | 第29-33页 |
| 第三章 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绩效促进机制实证分析 | 第33-51页 |
| 第一节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33-36页 |
| 一、研究变量的度量 | 第33-35页 |
| 二、模型建构 | 第35-36页 |
| 三、研究假设 | 第36页 |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36-38页 |
| 一、问卷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 二、问卷结构 | 第38页 |
|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8页 |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第38-51页 |
| 一、样本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0-43页 |
| 三、个人背景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43-47页 |
| 四、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 五、回归分析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51-59页 |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和讨论 | 第51-54页 |
| 一、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构成 | 第51页 |
| 二、公共服务动机和工作绩效在个人背景上的差异分析 | 第51-53页 |
| 三、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 第53-54页 |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 一、公务员人才甄选建议 | 第54页 |
| 二、公务员人才培训建议 | 第54-55页 |
| 三、公务员人才绩效考核建议 | 第55-56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局限和未来展望 | 第56-59页 |
| 一、创新之处 | 第56页 |
| 二、研究局限 | 第56-57页 |
| 三、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