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4-17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结构 | 第14-16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参数 | 第17-19页 |
·开路电压 | 第17页 |
·短路电流密度 | 第17页 |
·填充因子 | 第17-18页 |
·能量转换效率 | 第18页 |
·单色光转换效率 | 第18页 |
·电化学阻抗特性曲线 | 第18-19页 |
·常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材料 | 第19-21页 |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 第20页 |
·氧化锌纳米材料 | 第20-21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纳米颗粒光阳极 | 第22-24页 |
·纳米结构光阳极 | 第24-28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3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0-35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0-31页 |
·本实验中采用的试剂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 | 第31-35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材料制备 | 第31-32页 |
·核壳结构的制备 | 第32页 |
·敏化染料浸泡 | 第32-33页 |
·对电极制备 | 第33页 |
·电解液配置 | 第33页 |
·电池组装 | 第33-34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结构测试方法 | 第34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第3章 金红石纳米棒制备及表征 | 第35-45页 |
·前驱体溶液中钛酸四丁酯含量对生长形貌影响 | 第35-38页 |
·XRD表征 | 第35-36页 |
·TEM表征 | 第36-37页 |
·SEM表征 | 第37-38页 |
·不同水热时间对金红石纳米棒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水热温度对金红石纳米棒影响 | 第39-40页 |
·表面活性剂或盐对金红石纳米棒的生长影响 | 第40-41页 |
·晶种层对金红石纳米棒的生长影响 | 第41-42页 |
·金红石纳米棒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金红石/锐钛矿核壳结构光阳极的制备及表征 | 第45-52页 |
·锐钛矿纳米壳层制备 | 第45页 |
·样品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45-48页 |
·XRD表征 | 第45-46页 |
·TEM表征 | 第46-47页 |
·SEM表征 | 第47-48页 |
·复合结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 | 第48-50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第48-49页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49-50页 |
·光电性能测试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TiO_2/ZnO枝状核壳结构光阳极制备及表征 | 第52-60页 |
·氧化锌纳米壳层制备 | 第52页 |
·氧化锌纳米分枝的制备 | 第52-53页 |
·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53-55页 |
·XRD表征 | 第53页 |
·TEM表征 | 第53-55页 |
·SEM表征 | 第55页 |
·枝状核壳结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 | 第55-58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第55-56页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56页 |
·光电性能测试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