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5-18页 |
2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 第18-19页 |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 第19-20页 |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 第20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 第20-21页 |
·产业结构理论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 第21页 |
·竞争优势理论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 第21-23页 |
3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转变方向 | 第23-35页 |
·辽宁省对外贸易现状 | 第23-30页 |
·辽宁省对外贸易规模 | 第23-25页 |
·辽宁省贸易方式构成 | 第25-26页 |
·辽宁省进出口商品结构 | 第26-28页 |
·辽宁省出口贸易市场结构 | 第28-29页 |
·辽宁省对外贸易依存度 | 第29-30页 |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 第30页 |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竞争力低 | 第30-31页 |
·出口主体和出口市场结构单一 | 第31页 |
·资源环境的制约 | 第31-32页 |
·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 | 第32-33页 |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 第33-35页 |
4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综合评价 | 第35-46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4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第35-36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8页 |
·外贸量性指标 | 第36-37页 |
·对外贸易结构指标 | 第37-38页 |
·对外贸易效益指标 | 第38页 |
·贸易竞争指标 | 第38页 |
·选择和评价指标的方法 | 第38-42页 |
·贸易指标选取 | 第39-40页 |
·权重的选择 | 第40-41页 |
·指标的处理 | 第41-42页 |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综合评价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5 辽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 第46-52页 |
·资源环境的约束 | 第46页 |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竞争力低 | 第46-47页 |
·国际市场低迷,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 第47-48页 |
·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竞争力较弱 | 第48页 |
·现有外贸体制不适应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要求 | 第48-49页 |
·对外开放程度不足,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 第49页 |
·宏观经济环境对引进外资的吸引力不强 | 第49-50页 |
·外资引进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国有经济成分比重过高 | 第50-52页 |
6 辽宁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 第52-57页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观念 | 第52页 |
·保持外贸量化稳定持续增长 | 第52-53页 |
·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第53页 |
·促进加工贸易优化升级,深化一般贸易 | 第53-54页 |
·加大辽宁省自主创新的力度 | 第54页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出口增长极 | 第54-55页 |
·走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 第55页 |
·发展服务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55-57页 |
7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