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引言第8-13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 研究背景第8-9页
  2. 研究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文章的结构第11-12页
 (四)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一、支付结算风险的概述第13-22页
 (一) 支付结算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页
 (二) 支付结算风险的特征及类型第13-17页
  1. 支付结算风险的特征第13-15页
  2. 支付结算风险的类型第15-17页
 (三) 支付结算风险的计量第17-19页
  1. 基本指标法第17-18页
  2. 标准法第18页
  3. 高级计量法第18-19页
 (四) 支付结算风险的监测第19-20页
  1. 对风险原因的监测第19页
  2. 对风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第19页
  3. 风险报告第19-20页
 (五) 支付结算风险对经济的影响第20-22页
  1. 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受到严重影响第20页
  2. 商业银行的形象和信誉遭受破坏第20页
  3.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受到严重干扰第20-21页
  4. 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遭受影响第21-22页
二、支付结算工具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分析第22-26页
 (一) 票据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分析第22-24页
  1. 票据业务的发展现状第22-23页
  2. 票据业务的风险分析第23-24页
 (二) 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第24-26页
  1. 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第24-25页
  2. 银行卡业务的风险分析第25-26页
三、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6-30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第26页
  2. 管理不到位第26-27页
  3. 科技技术落后第27页
  4. 考核激励政策不合理第27-28页
  5. 信息披露严重不足第28页
  6. 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第28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成因分析第28-30页
  1. 主观方面的原因第28-29页
  2. 客观方面的原因第29-30页
四、国外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实践及其经验借鉴第30-35页
 (一) 美国和欧盟在防范支付结算风险方面的管理实践第30-31页
  1. 具有完备的支付体系法律框架第30页
  2. 具备完善的灾难备份系统[27]第30页
  3. 建立多样化的非现金支付体系第30-31页
  4. 加强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第31页
 (二) 国外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第31-35页
  1. 国际清算银行对支付结算风险的管理第31-33页
  2. 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管理实践第33-34页
  3. 花旗集团对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管理实践第34-35页
五、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对策建议第35-39页
 (一) 健全我国支付结算方面的法律体系第35-36页
  1. 尽快完善支付结算业务的法律、法规配套建设第35页
  2. 制定支付结算组织的管理办法第35-36页
  3. 制定相关的新型电子支付工具法律第36页
 (二)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第36-37页
  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消除潜在风险第36-37页
  2. 疏通信息交流渠道,规范内控制度第37页
 (三)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第37-38页
 (四) 构筑社会防范体系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后记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栀红纳米膜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