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抽样调查法 | 第12-13页 |
·深入访谈法 | 第13页 |
·调查问卷法 | 第13页 |
·论文创新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宗亲网的基本情况概述 | 第15-23页 |
·有关宗亲文化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宗族组织的发展演变 | 第17-18页 |
·宗亲网的产生原因 | 第18-21页 |
·宗亲网产生的社会环境 | 第18-20页 |
·宗亲网产生的特殊环境 | 第20-21页 |
·宗亲网的界定 | 第21页 |
·宗亲网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宗亲网的传播主体:个人和企业团体并存 | 第23-26页 |
·传播主体 | 第23-24页 |
·宗亲网的加入与管理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宗亲网的栏目设置及内容分析 | 第26-36页 |
·宗亲网的栏目设置及内容分析 | 第28-35页 |
·追根朔源:梳理本宗族、本姓氏源流 | 第28页 |
·宗族文化 | 第28-30页 |
·宗族名人——宗亲行为规范的标杆 | 第30页 |
·宗亲活动——联系宗亲、强化宗亲情感的主要方式 | 第30-31页 |
·宗亲新闻/要闻——报道宗亲活动、传递宗亲最新动态 | 第31-32页 |
·家谱查询/研编——家谱族谱的查阅、研究、完善、印制 | 第32-33页 |
·论坛/QQ群——宗亲联系、交流的平台 | 第33页 |
·宗族企业/商业合作——宣传本宗族企业、提高知名度 | 第33-34页 |
·其他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宗亲网的用户分析——以《全球王氏网》为例 | 第36-42页 |
·宗亲网站用户属性分析 | 第36-38页 |
·宗亲网站用户性别分布 | 第36页 |
·宗亲网站用户年龄分布 | 第36-37页 |
·宗亲网站用户学历分布 | 第37-38页 |
·宗亲网站用户的城乡分布 | 第38页 |
·宗亲网用户的使用行为分析 | 第38-41页 |
·宗亲网用户的使用目的文本分析 | 第38-39页 |
·从“使用与满足”分析宗亲网用户使用行为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宗亲网的传播功能分析 | 第42-48页 |
·宗亲网的关系传播功能 | 第42-44页 |
·宗亲网的文化传承功能 | 第44-45页 |
·宗亲网的社会教育功能 | 第45-46页 |
·宗亲网的公益功能 | 第46页 |
·宗亲网的经济功能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七章 宗亲网的新特点及不足 | 第48-53页 |
·宗亲网的新特点 | 第48-50页 |
·受众:空前的开放性 | 第48页 |
·话语权:完全的平等性 | 第48-49页 |
·传播方式:相对的专业性 | 第49-50页 |
·传播内容:鲜明的时代性 | 第50页 |
·宗亲网的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传播者素质良莠不齐 | 第51页 |
·传播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 第51页 |
·社会监督管理缺乏 | 第51页 |
·自身管理缺乏科学性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