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论文

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7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4-16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6页
     ·江苏省“三区”划分状况第16-17页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工作基础第20-30页
   ·研究区概况第20-26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20-25页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25-26页
   ·研究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第26-30页
     ·研究区水土流失特点第26-27页
     ·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第27-28页
     ·研究区水保工作状况第28-30页
第三章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方法研究第30-42页
   ·基本规定第30页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第30页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第30页
   ·划分原则第30-31页
   ·划分程序第31-32页
   ·划分方法第32-42页
     ·划分指标的选择第32页
     ·基本划分单元的界定第32-33页
     ·划分模型的构建第33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40页
     ·ArcGIS在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中的应用第40-42页
第四章 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第42-58页
   ·基础数据来源第42页
   ·划分指标体系第42-47页
     ·划分指标的确定第42-43页
     ·划分指标的分析第43-47页
   ·定量指标权重第47-56页
     ·重点预防区划分指标权重第47-52页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划分指标权重第52-56页
   ·定量分析划分模型第56-58页
第五章 结果分析及区域特征概述第58-70页
   ·定性划分结果第58-61页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第58-60页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第60-61页
   ·定量划分结果第61-65页
     ·水上流失重点预防区第61-63页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第63-65页
   ·定性和定量叠置分析结果第65-66页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区特征和防治措施第66-70页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第66-68页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第68-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主要结论第70-71页
   ·主要创新点第71页
   ·不足与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94页
 附录1:水资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生态维护区名录第76-91页
 附录2:江苏省水十流失重点预防区名录第91-92页
 附录3: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名录第92-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取方式和测定方法对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及其在花生作物水源解析的应用
下一篇:低山丘陵区坡面土壤流失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夹谷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