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2页 |
1 导言 | 第12-22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2-16页 |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 第12-15页 |
·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的消极影响 | 第15-16页 |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食品 | 第17-18页 |
·食品与药品 | 第18页 |
·食品安全 | 第18-19页 |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 第19页 |
·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创新之处 | 第21页 |
·研究目标与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2-3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2-31页 |
·国内外关于社会性规制的研究 | 第22-24页 |
·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 | 第24-27页 |
·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研究 | 第27-31页 |
·研究现状评析 | 第31-33页 |
3 中国食品质量标准规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43页 |
·中国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现状 | 第33-38页 |
·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 第33-36页 |
·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 | 第36-38页 |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第38-4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的制约因素 | 第41-43页 |
4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国际比较 | 第43-50页 |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的特点 | 第43-44页 |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经验借鉴 | 第44-50页 |
5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影响和效应 | 第50-94页 |
·优先采用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影响 | 第50-61页 |
·食品安全的质量标准规制对生产者收入的影响 | 第50-56页 |
·食品安全的质量标准规制对食品安全水平的影响 | 第56-57页 |
·食品安全的质量标准规制对生产者及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 第57-61页 |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效应 | 第61-94页 |
·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标准遵从博弈效应 | 第61-72页 |
·质量标准壁垒下的食品国际贸易效应 | 第72-79页 |
·食品安全的企业自我规制和基于第三方认证的食品安全规制 | 第79-94页 |
6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选择 | 第94-112页 |
·政府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选择 | 第94-95页 |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阈值” | 第95-99页 |
·食品安全最低质量标准“阈值”设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96页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最低质量标准及其“阈值”的设定 | 第96-99页 |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重塑 | 第99-108页 |
·监管主体的重构:从一元主体到多元参与 | 第99-104页 |
·监管方式的创新:基于食品供应链的视角 | 第104-105页 |
·监管体系的完善:从分段监管到行政权衡平监管 | 第105-108页 |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规制的政策建议 | 第108-112页 |
·加强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第108-109页 |
·多主体参与保障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技术专业化水平 | 第109-110页 |
·加强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信息化建设 | 第110页 |
·强化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 | 第110-11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6页 |
后记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