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10-17页 |
1 古代医家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第10-12页 |
2. 当代中医对颈性眩晕的认识及治疗 | 第1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7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17-23页 |
1 颈性眩晕的概念 | 第17页 |
2 颈性眩晕发病机理 | 第17-19页 |
3 颈性眩晕的治疗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前言 | 第23-24页 |
临床研究 | 第24-26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4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4页 |
3 纳入标准 | 第24-25页 |
4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1 分组方法 | 第26页 |
2 治疗方法 | 第26-27页 |
3 临床疗效和评估 | 第27-29页 |
结果统计 | 第29-34页 |
1 临床疗效比较 | 第29页 |
2 治疗前后TCD比较 | 第29-30页 |
3 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统计结果 | 第30-32页 |
4 主观症状评分比较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9页 |
1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现状 | 第34页 |
2 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3 TCD、血液流变学在颈性眩晕诊断治疗上的指导意义 | 第35页 |
4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 | 第35-37页 |
5 统计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6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43页 |
附录一 | 第43-45页 |
附录二 | 第45-46页 |
附录三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