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血清胆红素等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 糖代谢紊乱 | 第13-15页 |
·多元醇(山梨醇)代谢通路活化 | 第13-14页 |
·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 | 第14页 |
·蛋白激酶C的激活 | 第14-15页 |
2. 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 第15页 |
3. 氧化应激 | 第15-16页 |
4. 脂代谢紊乱 | 第16-17页 |
5. 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 第17-19页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第17页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 第17-18页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 第18页 |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 | 第18页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 第18-19页 |
6. 炎症的作用 | 第19-20页 |
7. DN遗传易感性 | 第20页 |
8. 结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综述二 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中医论述 | 第23-33页 |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28页 |
·病因 | 第23-26页 |
·病机 | 第26-28页 |
2.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 | 第28-29页 |
3. 分期分证 | 第29-30页 |
4. 小结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综述三 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6-68页 |
前言 | 第36页 |
临床资料 | 第36-3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2. 诊断依据 | 第36-39页 |
·2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 第36-37页 |
·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 | 第37页 |
·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分期依据 | 第37-38页 |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依据 | 第38-39页 |
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39页 |
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1页 |
1. 采集资料 | 第39-40页 |
2. 方法 | 第40页 |
3. 数据整理与统计 | 第40-41页 |
研究结果 | 第41-55页 |
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 第41-44页 |
·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 第41-42页 |
·体重指数(BMI)情况 | 第42-43页 |
·合并症情况 | 第43-44页 |
·糖尿病家族史情况 | 第44页 |
·吸烟饮酒史情况 | 第44页 |
2. 各组临床特点研究 | 第44-47页 |
·各组病程分布特点 | 第44-45页 |
·各组血压、血糖情况比较 | 第45-46页 |
·各组CHO、TG、HDL-C、LDL-C比较 | 第46页 |
·各组Scr、BUN的比较 | 第46-47页 |
·各组TBIL、DBIL、IBIL比较 | 第47页 |
·UAER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47页 |
3. 中医证候研究 | 第47-55页 |
·症状分布情况 | 第47-49页 |
·各证的分布情况 | 第49-52页 |
·各证与理化指标 | 第52-55页 |
讨论 | 第55-64页 |
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年龄与性别分布特点分析 | 第55页 |
·BMI情况分析 | 第55-56页 |
·合并症情况分析 | 第56页 |
·糖尿病家族史分析 | 第56页 |
·吸烟饮酒史情况分析 | 第56-57页 |
2. 各组临床特点研究分析 | 第57-59页 |
·糖尿病病程与DN | 第57页 |
·血压、血糖与DN | 第57-58页 |
·血脂异常与DN | 第58-59页 |
·胆红素与DN | 第59页 |
3. 中医证候研究 | 第59-63页 |
·症状分布特点分析 | 第59-60页 |
·证的分布特点分析 | 第60-61页 |
·证候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63页 |
4. 不足与展望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表:病例报告表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